描写人才的成语有na些.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描写人才的成语有哪些
爱才如渴ài cái rú kě
成语解释: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
样。
成语出处:清 ·叶燮 《原诗 ·外篇上》:“嫉恶甚严,爱才若渴,此韩愈之
面目也。”
例 句:宫保爱才如渴,兄弟实在钦佩的。(清 ·刘鹗 《老残游记》第
六回)
拔十得五bá shí dé wǔ
成语解释:想选拔十个,结果只选得五个。指选拔人才不容易。
成语出处:《三国志 ·蜀书 ·庞统传》:“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
崇迈世数,使有志者自励,不亦可乎?”
例 句:夫吏部尚书、侍郎,以贤而授者也,岂不能知人?如知之难,
拔十得五,斯可矣。(《新唐书·张九龄传》)
伯乐相马bó lè xiàng mǎ
成语解释: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指个人或集
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成语出处:汉 ·韩婴 《韩诗外传》卷七:“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
唐 ·韩愈 《杂说》四:“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
不常有。”
高材捷足gāo cái jié zú
成语解释:高材:才能高;捷足:迈步快。形容人才能出众,行事敏捷。
成语出处:《史记 ·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
足者先得焉。”
例 句:有力量者十二首都作也可;不能的作一首也可。高材捷足者为
尊。(清 ·曹雪芹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称贤荐能chēng xián jiàn néng
成语解释:称:称扬。指重视人才,推举贤能。
成语出处:唐 ·白居易 《有唐善人墓碑》:“接士,多可而有别,称贤荐能,
未尝倦。”
爱才若渴ài cái ruò kě
成语解释: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
样。
成语出处:清 ·叶燮 《原诗 ·外篇上》:“嫉恶甚严,爱才若渴,此韩愈之
面目也。”
例 句:他们发现了佳人并非因为 ‘爱才若渴’而做婊子的,佳人只为
的是钱。(鲁迅 《上海文艺之一瞥》)
笔下生花bǐ xià shēng huā
成语解释: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写作的诗文极佳。
成语出处: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下》:“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
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例 句:晚唐诗人杜牧才气过人,笔下生花,创作了许多诗文佳品,尤
以 《阿房宫赋》传诵千古。
青黄不接qīng huáng bù jiē
成语解释:青:田时的青苗;黄:成熟的谷物。旧粮已经吃完,新粮尚未
接上。也比喻人才或物力前后接不上。
成语出处:《元典章 ·户部 ·仓库》:“即日正是青黄不接之际,各处物斛
涌贵。”
例 句:总算安然改业,否则也许还有一段青黄不接的失业时期。(邹
韬奋 《经历·英文教员》)
不可多得bù kě duō dé
成语解释: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 (多指人才或稀有物品)。
成语出处:汉 ·王充 《论衡 ·超奇篇》:“譬珠玉不可多得,以其珍也。”
例 句:这颗钻石真可以说是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宝。
沧海遗珠cāng hǎi yí zhū
成语解释: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人所遗漏。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
成语出处:《新唐书 ·狄人杰传》:“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
祥麟威凤xiáng lín wēi fèng
成语解释:麒麟和凤凰,古代传说是吉祥的禽兽,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见
到。后比喻非常难得的人才。
成语出处:《宋史·符瑞志中》:“元康四年,南郡获威凤。”
国士无双guó shì wú shuāng
成语解释: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指一国独一无二的人才。
成语出处:《史记 ·淮阴侯列传》:“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例 句:似臣呵,常人有数;论此人,国士无双。(元 ·宫大用 《范张
鸡黍》第四折)
楚材晋用chǔ cái jìn yòng
成语解释:楚国的人才为晋国所用。比喻本国的人才外流到别的国家工作。
成语出处:《左传 ·襄公二十六年》:“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
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才,晋实用之。”
例 句:我花了钱,教出了人,却教外国人去用,这才是 “楚材晋用”
呢。(清 ·吴趼人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回)
盲者得镜máng zhě dé jìng
成语解释:形容事物不能发挥正常作用。也比喻埋没人才。
成语出处:《淮南子·人间训》:“盲者得镜,则以盖卮。”
大材小用dà cái xiǎo yòng
成语解释:把大的材料当成小的材料用。比喻使用不当,浪费人才。
成语出处:《后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