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流式沉淀池课件().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5 沉淀池
3.5.1 分类 3 3
:2~3m;~1.5;长宽比≤5;池长14~20m 。e.曝气量:0.1~0.2 m 空气/m 污
水或水或33~~55 mm33 空气空气/m/m22 hh 。
按工艺布置分:初沉池和二沉池。
初沉池初沉池:是是一级污水处级污水处理的主体构筑物的主体构筑物,或作为或作为二级级
处理的预处理,可去除40~55%的SS、20~30%的BOD,
降低后续构筑物负荷。
二沉池:位于生物处理装置后,用于泥水分离,它是
生物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生物处理+二沉池沉淀
后,一般可去除70~90%的SS和65~95%的BOD。
3.5 沉淀池
按水流方向分
按水流方向分
平流式 竖流式 辐流式
池内水流由下向上 池内水流向四周辐流
池型:长方形
一端进水,另一
池型池型:: 多为圆形多为圆形, 有方形或多角形有方形或多角形
端出水
池中央进水,池四周出水
贮泥斗在池进口
贮泥斗在池中央贮泥斗在池中央
沉淀池三种流态沉淀池三种流态
平流式平流式平流式平流式
竖流式竖流式竖流式竖流式
辐流式辐流式
3.5.2 组成部分
沉淀池由五部分组成:
进水区、出水区的功能是使水流的进入与流出保持
平稳平稳 ,以提高提高沉淀效率淀效率。
沉淀区是沉淀进行的主要场所
贮泥区贮存贮泥区贮存、浓缩与排放污泥浓缩与排放污泥。
缓冲区避免水流带走沉在池底的污泥。
缓冲区
沉淀池的一般设计原则及参数
1.设计流量设计流量
沉淀池的设计流量与沉砂池的设计流量相同。
在合流制的污水处理系统中,当废水是自流进入沉淀池时,应按最大
流量作为设计流量流量作为设计流量;;当用水泵提升时当用水泵提升时,应按水泵的最大组合流量作为设应按水泵的最大组合流量作为设
计流量。在合流制系统中,应按降雨时的设计流量校核,但沉淀时间应不
小于30min。
2.沉淀池的只数
对于城市污水厂,沉淀池的格数不应少于2只。
3.沉淀池的经验设计参数
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如无污水沉淀性能的实测资料时,可参照教材
表3-10(P81)的经验参数选用。
沉淀池的一般设计原则及参数
4.沉淀池的几何尺寸
池超高不少于0.3m;缓冲层高采用0.3~0.5m;贮泥斗斜壁的倾角,方斗
不宜宜小于60º,圆斗圆斗不宜宜小于55º;排排 泥管直管直径不小于200mm。
5.沉淀池出水部分
一般采用堰流般采用堰流,, 在堰在堰 口保持水平保持水平。。出水堰的负荷出水堰的负荷::对初沉池对初沉池,, 应不大于应不大于
2.9L/(s·m); 对二次沉淀池, 一般取1.5~2.9 L/(s·m)。
亦可采用多槽出水布置,以提高出水水质。
66.贮泥斗的容积贮泥斗的容积
一般按不大于2d的污泥量计算。对二次沉淀池,按贮泥时间不超过2h
计。
7.排泥部分
沉淀池一般采用静水压力排泥,静水压力数值如下:初次沉淀池不应
小于小于1414.71kPa71kPa ((11.5mH5mH OO););活性污泥法的二沉池应不小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