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六章 教育的组成部分.pptx

发布:2016-12-18约6.34千字共6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 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美育智育体育思考与讨论:各育与学科教学: 德育=思品课 智育=语数课 体育=体育课 美育=美术、音乐课 劳动教育=劳动课对吗?为什么?德育小学德育实施的途径德育的内涵德育的功能小学德育的内容和任务一、德育的含义与功能(一)德育的内涵与外延 1、内涵(1)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2)如何理解德育过程? 2、外延——遵循“守一而望多”原则 “守一”:道德教育 “望多”:思想观点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性教育、青春期教育中的价值教育部分。引导新要求新矛盾矛盾转化新矛盾再转化主观努力主观努力 德育过程实际上也是德育对象自身在道德等方面不断建构的过程。 德育概念 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受教育者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构建和提升的教育活动。二、德育的功能社会性功能——间接性 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指的是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具体说来,主要指学校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政治功能:思考、批判经济功能:学校培养的人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文化功能:使受教育者继承、传播文化,同时使之有创生文化的能力。2. 个体性功能 对受教育者个体发展产生的实际影响。生存:德育的核心任务就是赋予每个个体科学的价值观、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发展:对个体品德心理结构的发展的影响。 (个体的主体性;品德发展的实质享用:个体在道德学习与生活中领会、体验道德人生的幸福、崇高、人格尊严与优越,也是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3. 教育性功能(1)德育具有“教育性”(价值属性) 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2)德育在智育、体育、美育中的平衡作用 指的是德育对受教育者智、体、美诸育的促进功能。具体表现为:一是动机作用;二是方向作用;三是习惯和方法上的支持作用。三、小学德育的内容和任务(一)任务: 努力使德育对象具有健全的品德素养 ,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创造个体的幸福生活。包括道德、思想和政治品质。 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小学德育刚要》 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并为使他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二)基本内容三个层次: 基本道德行为规范 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 世界观与人生观、思想教育 1、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小学德育内容的重中之重) (1)任务之一:教学生学会做人: (2)任务之二: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教育,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 (3)基本要求:遵守教学资料.doc《教学资料.doc小学生守则教学资料.doc》教学资料.doc和教学资料.doc《教学资料.doc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学资料.doc》2.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1)集体主义 在集体中生活;关心集体和集体中成员,愿意为集体及其成员服务;对集体有责任感与荣誉感;发展同学间的友谊。2.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2)爱国主义 培养学生对祖国的情感。主要是倡导民族奋发精神,焕发儿童和青少年的斗志。要特别主义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增强作用。2.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3)民主法制观念培养学生的公民权利、义务意识和法制意识。 3、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基础教育 主要是帮助学生规划人生目标、建立价值标准、构建理想追求的教育,对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培育是德育的最高目标,同时也是德育的基础性的工作。小学德育纲要一、热爱祖国的教育二、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三、热爱人民的教育四、热爱集体的教育五、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六、努力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七、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的教育八、民主与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九、良好的意志、品格的教育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四、小学德育实施的途径和方法途径:直接的德育课教学班主任工作校会、班会和少先队活动课外活动1、德育课教学 思想品德课是向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直接和专门德育的一门课程,也是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形式。低年级——品德与生活高年级——品德与社会德育课教学需注意的问题:A.目的、要求要切合学生实际B.每堂课的主题要小、灵活C.教学要点简单明了,有针对性D.材料生动形象,做到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结合E.坚持启发式教学2、其他各科教学——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1)要有意识挖掘教材中的教育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