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说明 (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路面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
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 《安徽省蚌淮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招标文件》
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3.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
4.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5.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6. 《安徽省蚌淮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管理指导意见》
二、原材料的选用
1.石料:选用凤阳县裕丰石料厂生产的五种单级配集料;
2. 水泥:采用凤阳珍珠水泥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珍珠”牌复合硅酸盐水泥(PC 32.5)。
三、相关技术要求
1.强度:无机结合料设计无侧限抗压强度(7d)为2.0Mpa;
2.压实度:现场压实度要求≥97%,制作无侧限强度试件时试件质量计算按97 %控制;
3.材料要求:
①粗细集料
集料规格:5#(19~26.5)mm,4#(9.5~19)mm,3#(4.75~9.5)mm,2#(2.36~4.75)mm,1#(0.075~2.36)mm
级 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
压碎值:<26 % ;
针片状含量:≤20 % ;
塑性指数:<9% ;
砂当量:≥60% ;
1#料中的0.075mm通过率:≤12.5 % 。
②水泥
规格型号:P.C 32.5缓凝
3 天胶砂强度:≥11Mpa
28天胶砂强度:32.5~35.0Mpa;
初凝时间:≥3小时;
终凝时间:≥6小时;
细 度:≤10 % ;
安 定 性:必须合格。
四、配合比设计过程
(一)确定级配走向
依据《蚌淮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管理指导意见》要求,我项目部在底基层材料生产之前,对石料生产厂家进行了技术交底。明确了筛板尺寸和质量要求,并在试生产过程中随时进行抽查。经过多次筛分及相关检测,在集料级配稳定和质量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对选用的原材料进行了取样试配,确定了以下三种级配的走向。
级配比例:
中值偏上:5#:4#:3#:2#:1#=17:37:15:5:26
中 值:5#:4#:3#:2#:1#=25:28:17:6:24
中值偏下:5#:4#:3#:2#:1#=28:28:17:8:19
筛孔尺寸(mm)
31.5
26.5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5#料(19~26.5mm)通过率%
100
92.2
14.7
4.2
0.4
0.4
0.4
0.4
0.4
0.4
0.4
0.4
0.2
4#料(9.5~19mm)通过率%
100
100
96.4
73.6
42.4
11.6
0.6
0.6
0.6
0.6
0.6
0.6
0.3
3#料(4.75~9.5mm)通过率%
100
100
100
100
100
97.8
12.5
2.4
0.7
0.7
0.7
0.7
0.5
2#料(2.36~4.75mm)通过率%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90.6
7.8
0.9
0.9
0.9
0.9
0.7
1#料(0~2.36mm)通过率%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83.9
62.7
40.5
25.4
17.4
12.0
合成级配
中值偏上
100
98.7
84.2
73.9
61.8
50.0
32.7
22.9
16.7
11.0
7.0
5.0
3.4
中 值
100
98.1
77.7
68.7
59.0
50.0
31.8
21.3
15.5
10.2
6.5
4.6
3.1
中值偏下
100
97.8
75.1
65.8
56.0
47.0
28.7
17.3
12.4
8.2
5.3
3.8
2.6
设计要求级配中值%
100
95.0
80.5
67.5
58.0
49.5
32.0
20.0
16.0
11.0
8.5
7.0
3.5
设计要求级配范围%
100~ 100
90~ 100
72~ 89
60~ 75
50~ 66
44~ 55
27~ 37
15~ 25
12~ 20
7~ 15
5~ 12
4~ 10
2 ~ 5
(二)配料进行标准击实试验
针对三种不同的级配走向分别选用2.5% 、3.0%、3.5%、4.0%、4.5%的水泥剂量,含水量预计按照2.5% 、3.0%、4.0%、5.0%、6.0%、配料进行击实试验,从而确定每种剂量下的混合料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水泥剂量(%)
2.5
3.0
3.5
4.0
4.5
最大干 密度(g/cm3)
中值偏上
2.29
2.29
2.31
2.3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