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共和至玉树(结古)公路改扩建工程
GYII-SGC7合同段
水
泥
稳
定
碎
石
(基层、底基层配合比设计书)
监理单位:厦门港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江西中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二 0 一 四 年 九 月 十 一 日
设计依据:
1.《青海省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病害防治技术研讨会纪要的通知》
(青交公[2010]58号);
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3.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
4.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6.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7.公路路基路面物理测试规程JTJ059-1995;
8.图纸设计要求;
9.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标准JTGF80/1-2004。
二、技术指标:
1.底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砂砾(掺25%碎石)或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砂砾(掺40%碎石)或水泥稳定碎石;
2.水泥宜采用早强缓凝型水泥,水泥各种物理性能应满足规范要求,其中初凝时间宜≥3h,终凝时间宜<6h,3天胶砂强度≥16MPa.
3.水泥稳定砂砾/碎石底基层压实度≮97%,7d无侧限抗压强度≮3.0MPa;水泥稳定砂砾/碎石基层压实度≮98%,7d无侧限抗压强度≮3.5MPa.
三、原材料:
1.碎石采用长石头山1#(16-31.5mm)碎石,2#(5-16mm)碎石,3#(0-5mm)石屑;
2.河砂采用花石峡河砂中砂,细度模数为2.78,含泥量为2.5%;
3.水泥采用青海水泥股份有限公司P.C32.5早强缓凝型水泥。
四、混合料组成配合比:
1.1级配要求:0.075mm通过量宜控制在3.5%以下;
筛 孔(mm)
37.5
31.5
26.5
19.0
9.5
4.75
2.36
0.6
0.075
通过量(%)
/
100
95-100
68-86
44-62
26-37
17-28
8-15
0-5
1.2矿质混合料组成比例:
材料名称
1#石料
2#石料
3#石料
河砂
规 格
16-31.5mm
5-16mm
0-5mm
中砂
比例(%)1#
37
28
13
22
比例(%)2#
37
28
15
20
比例(%)3#
37
30
13
20
1.3混合料筛分级配范围
筛 孔(mm)
37.5
31.5
26.5
19.0
9.5
4.75
2.36
0.6
0.075
通过量(%)
/
100
95-100
68-86
44-62
26-37
17-28
8-15
0-5
1#筛分
/
100
96.8
78.2
54.9
33.7
21.6
9.3
0.6
2#筛分
/
100
97.6
80.7
56.8
36.9
23.8
9.6
0.7
3#筛分
/
100
97.0
79.7
55.2
31.9
21.2
10.8
0.7
结论:通过三个对比筛分,1#筛分0.6mm通过量偏低,2# 筛分4.75mm通过量偏高,3#筛分级配良好。
2.根据省高指指导意见按不同水泥剂量:3.2%、3.4%、3.6%、3.8%、4.0%、4.2%、4.4%、4.6%、4.8%、5.0%10种比例进行试验,用重型击实法确定各组混合料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3.为减少裂缝,水泥剂量不宜过大,同时应减小原材料的含泥量;
4.按规范要求的压实度(重型击实98%)备制混合料试件,在标准条件下养护6d,浸水1d后取出做无侧限抗压强度。
五、原材料试验汇总表:
1.碎石:针片状、含泥量、压碎值(详细见附件);
2.水泥:标准用水量、初终凝、安定性、抗压抗折等(详细见附件);
3. 河砂:细度模数、含泥量(详细见附件)
4. 不同水泥剂量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试验汇总表
水泥剂量(%)
最大干密度(g/cm3)
最佳含水量(%)
3.2
3.4
3.6
3.8
4.0
4.2
4.4
4.6
4.8
5.0
5.不同水泥剂量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汇总表
水泥剂量(%)
平均强度(MPa)
标准差S
偏差系数cu(%)
强度代表值(MPa)
3.2
3.4
3.6
3.8
4.0
4.2
4.4
4.6
4.8
5.0
6.不同水泥剂量的EDTA耗量总汇表
水泥剂量(%)
EDTA耗量(ml)
通过筛(mm)
备 注
3.2
3.4
3.6
3.8
4.0
4.2
4.4
4.6
4.8
5.0
7.水泥剂量随着时间、周期衰减汇总表
水泥剂量(%)
EDTA消耗(3d)
EDTA消耗(7d)
EDTA消耗(14d)
EDTA消耗(28d)
备 注
六、结论:
根据筛分、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等选用配合比1#(16-31.5mm):2#(5-16mm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