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文献综述.doc

发布:2017-09-10约1.52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美国经济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可忽视,而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外贸企业进出口贸易。外贸企业财务管理是外贸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于企业经营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组织企业资金活动、处理企业同各方面的财务关系的一项管理工作。加强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可以尽量减少经济危机对外贸企业造成的损失,而加强财务风险控制关键是建立健全外贸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可以避免国际坏账呆账的发生。加强对外汇汇率的关注,充分利用国家汇率政策来避免利率风险。加强对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的关注,了解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率的变化,及时调整出口货物的类型,从而达到转嫁风险的目的。 1 国外研究现状 1.1 财务风险管理的定义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经济危机,其概念是宾夕法尼亚大学Solomon Schbner博士于1930年在美国管理协会的第一次保险问题会议上提出来的。对于美国学者Haynes在1895年所著的Pisk as an Econmic Factor中将风险定义为“一种经济损失或者损害发生的可能性”美国经济学者Robert I.Mehi在所著的Fundamentals of Insurance中把风险定义为“风险即损失的不确定性”;Richard M Heins在其著作《风险管理与保险》中认为“风险是实际结果和预期结果的离差”;Fitzpatrick在1932年以19家企业为样本,运用单个财务比率所研究的样本划分为破产和非破产组,结果发现净利润/股东权益和股东权益/负债是判断企业是否陷入严重的财务困境的两个指标,这是第一次运用单变量进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以及财务困境预测研究。 1.2 影响外贸企业的财务风险因素 2 国内研究现状 2.1 外贸企业财务风险来源 (2005)Kamin和Rogers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构建了含有产出,货币供给量和实际汇率三个变量的VAR模型,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协整分析,脉冲反映函数等手段分析中国的实际汇率和经济增长,实证结果发现人民币实际汇率贬值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即人民币贬值对经济增长有较强的扩张效应。 吴中琼(2003)(2007)(2006)(2009)2.2 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措施 (2010)2009)认为面对金融危机外贸企业应该实行多元化市场战略,应该提高风险意识,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加强内部管理,积极主动利用各种资源和政策来转嫁风险。努力提高自身的信用水平,拓宽融资渠道。应该有效的采取支付代理费用的方式来迅速的得到间接的资金支持。还可以转变经营方式,积极推行代理制,与多家国外公司签订代理协议,从而达到规避风险的作用。同时还应该重视外贸人才的培养。 刘文华,刘厚俊(2009)认为在后经济危机时期,我国的外贸企业应该转变传统的经营模式,打破外贸企业扮演中间商的角色,外贸企业应该加强管理创新,立足于网络积极推广自身的产品,重新确立专业外贸企业在价值链中的战略地位,对企业的供应链进行战略规划,调整供应链的运营战略。 孙自强(2001)认为外贸企业应该加强对资金流动性风险的管理。面对金融危机很多中小企业濒临倒闭就是因为资金链出现断裂。因此,孙自强指出应该加强企业合同管理,建立以企业合同为导向的资金管理机制,让企业资金流动和企业合同履行情况结合起来。外贸企业还应该做好企业现金预算,做好对资金的合理安排。改善企业资产结构和资本结构,使得企业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相结合,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相结合,长期资产、长期负债与业主权益项结合。 3 国内外相关文献比较 5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