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2除了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例外,剩余价值率还可以表示为()
A 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
B剩余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
C可变资本与不可变资本的比率
D利润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13在产业资本循环的生产阶段,资本的形态变化是由()
A 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
B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
C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
D生产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
14产业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的阶段是()
A生产阶段 B流通阶段 C购买阶段 D销售阶段
15平均利润的形成是()
A经济效益高的生产部门的剩余价值重新分配的过程
B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的绝对平均分配
C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
D本部门的剩余价值在本部门的各企业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
16资本主义佳绩中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导致()
A平均利润的产生
B企业利润和利息的分离
C利息的出现
D高利贷的产生
17“过剩资本”的出现是()
A资本累积的前提条件
B资本循环的物质基础
C资本输出的财力基本
D引进资本的必然结果
18战后生产和资本进一步国际化的突出特点是()
A商业资本国际化
B产业资本国际化
C借贷资本国际化
D货币资本国际化
19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改革和完善生产关系
C消灭剥削
D实现共同富裕
20在辩证唯物法看来,粮食同稻谷、小麦、大豆、高粱等之间的关系属于()
A全体和部分的关系 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C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21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联系的主要方式是()
A商品资本输出 B借贷资本输出 C生产资本输出 D货币资本输出
22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因为()
A实践主体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
B实践具有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C实践是个人日常生活的活动
D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3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移动时期内生产的()
A全部剩余价值的总和 B全部生产资料的总和
C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D全部消费资料的总和
24“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