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课战后资本主.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复习要求:
1、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原因及其影响;
2、熟悉战后经济调整的具体措施及影响;
3、了解20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措施;
4、历史概念:混合经济、人民资本主义、经营者革命、福利国家。;一、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㈠调整的原因;㈡具体政策;1、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国家干预经济的利弊;2、人民资本主义;3、经营者革命;4、福利国家;5、评价:
积极方面:在消除社会不公、保障人民基本生存条件、促进社会民主与公正方面发挥了作用。另外也扩大了社会消费和经济的增长。
消极方面:巨额公共开支加重了财政负担,引起了巨大的财政赤字;劳动积极性下降;沉重的税务负担造成企业后劲不足;出现人才外流、人口老龄化、中间阶层日益削弱。;㈢调整的结果;二、资本主义历史上的两个黄金时代;二、20世纪70年代的调整;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2年,美国国民总产值从1929年的1040亿元下降到410亿元。当年有27.3万户人家被房东撵走。农民每收一英亩小麦,就要亏一元五角。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烧还合算。肉价惨跌,一只羊送到市场,运费一元一角,售价不足一元。
这时全国再也没人搞货币兑换了。纽约州一位州参议员到首府开会,自带一周吃的东西……在麦迪逊广场花园举办“金手套”锦标赛半决赛,门票除五分钱娱乐税必须付现金外,其余可以用任何实物偿付,其中有香肠、床垫、帽子、鞋子、大衣、女睡衣、照相机、玩具、高尔夫球裤、机工工具、涂脚药膏、《圣经(新约)》等。
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当时美国出现了用实物进行交换的反常现象。
原因:当时美国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危机;物价下跌,通货紧缩;消费者持币观望。
;材料二 罗斯福认为,拯救国家的希望在于迅速克服经济崩溃的威胁。1933年3月6日,他命令所有银行关闭4天,并禁止支付和出口黄金。3月9日,国会召开特别会议,并在4小时之内通过紧急银行法。财政部根据紧急银行法采取的迅速行动,立即恢复了企业界信心。到4月的第一个星期,货币便有10亿美元以上回流到银行,储藏者已将黄金送返联邦储备银行,财政部官员则只须发行少量新联邦储备货币。
——摘自(美)阿瑟·林克等《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
⑵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金融措施的角度说明罗斯福新政取得成效的原因。
原因:整顿银行,恢复信用;实行美元贬值,提高物价;扩大政府财政支出(采取赤字政策),刺激社会需求。
;材料三 新政挽救资本主义结构的计划,还有两方面值得注意。
首先是1933年6月建立的房主贷款公司。在这个机构存在的三年之中,它向100万以上的房主共贷款30多亿美元。其次,为刺激近于停工的房屋建筑业,国会于1934年6月建立联邦住房管理局,发放建筑新房和修理房屋的抵押贷款。运用长期低息贷款,联邦住房管理局对恢复私营住房建筑业起了巨大作用。在1934年至1940年之间,它发放修理住房贷款合计9.45亿美元,发放建筑新房贷款合计23亿美元。
——摘编自(美)阿瑟·林克等《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
⑶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房主贷款公司和联邦住房管理局在缓解危机中所发挥的作用。
刺激房地产业恢复和发展,缓解住房危机;带动相关产业的恢复;扩大就业,提高社会购买力,缓解社会矛盾。
;材料四 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次级抵押贷款是美国部分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方式之一。在借款人无力偿贷而不得不将名下财产抵押的情况下,贷款机构为了规避风险又把抵押品上市转成基金。鉴于住房市场降温,银行利率上升,很多借款人无力履约的局面引发了美国“次贷危机”,造成贷款机构遭受重创,导致大量买入次级抵押贷款衍生出来的证券投资产品的投资基金陷入困境,引发金融形势激烈变化,殃及国际市场。
——摘编自《光明日报》,2007年8月17日
;⑷比较材料三、四,指出房贷为什么在新政时期有利于缓解经济危机,而在当前却引发了次贷危机。
①从金融背景的角度说明:通货膨胀时期和通货紧缩时期不同,或危机阶段和繁荣阶段不同。
②从贷款性质的角度说明:良性贷款和不良贷款的不同,或适度贷款和过度贷款的不同。
③从贷款发放者的角度说明:政府低息房贷和商业房贷的不同。
⑸当前,美国次贷危机引起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结合上述内容,你认为中国政府在经济建设中应如何发挥应有的作用?
通过法律调控市场;保证??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渐进的改革;照顾穷苦百姓的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