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章网络基础与应用.pptx

发布:2017-04-28约4.5千字共5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网络基础与应用;内容提要;;(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相连接起来,在相应软件的支持下,彼此之间实现数据通信与资源共享的系统。 ;;(2)网络的分类(续) 按拓扑结构来分 ;(2)网络的分类(续) 星型 由一个中心节点和一些外围节点组成; 中心节点与每个外围节点都有一根线相连,外围节点之间不能相连。 优点:控制简单、外围节点故障容易检测和隔离,不会影响整个网络的运行; 缺点:中心节点如果故障,则整个网络无法正常工作。;(2)网络的分类(续) 总线型 用一条公共线路作为主体传输总线,所有节点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每个节点通过一条线连接到公共总线上。 优点:布线简单、成本较低、便于扩充和维护; 缺点:存在总线争用的问题,节点增多时网络效率低。;(2)网络的分类(续) 环型 节点分布在一个闭合环形线路上,各节点的地位平等,每个节点只有两个邻接节点,网上的数据沿一个方向绕环逐点传递。 优点:管理简单、负载能力强; 缺点:可靠性差,只要一个节点故障,就会影响整个网络的运行。;(2)网络的分类(续) 树型 形状象一棵倒置的树,节点发送信号到根节点,根节点收到信号后,再重新广播到整个网络。 优点:集中式管理方便; 缺点:网络可靠性差,一旦根节点故障,则整个网络瘫痪。;(2)网络的分类(续) 网状 每两个节点之间都有一条线路相连,连线复杂。应用于广域网。 优点:数据流可选择最空闲的线路来传送,传输效率较高,可靠性高; 缺点:控制复杂。;(2)网络的分类(续) 混合型 包括多种拓扑结构 根据不同的需要可采用不同的组合方式;(3)网络协议 网络中各节点相互交换信息时,必须使用共同的语言,遵守共同的通信规则,对信息的表示、传输和解释应有共同的约定。这些通信实体之间必须遵循的规则和约定被称为网络协议(network protocol)。 局域网协议(NetBEUI,IPX) Internet协议(TCP/IP协议组,IEEE 802协议组) ;(4)IP地址 为了在计算机世界中区分数以亿计的计算机,Internet上的每台主机都被分配了一个唯一的身份,这就是IP地址。 通过IP地址就可以定位和访问到每一台主机。;(4)IP地址(续);(4)IP地址(续) IP地址的两种表示形式 二进制表示 例如:某台服务器的IP地址可以写成点分十进制表示 202 . 96 . 128 . 68;IP地址的类别与规模;IP地址实验1 实验目的 根据IP地址判断其网络类别、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 实验任务 已知主机的IP地址为33,请确定该主机所在网络的类别、网络号及它的主机号。;实验步骤 (1) 确定网络类别。 IP地址33的第一字节是202,则它在192~223区间、所以该主机所在网络的类别是C类。 (2) 确定网络地址。C类网的前三个字节是它的网络地址,即202.196.0。 (3) 确定主机地址。C类网的主机地址是第四字节,所以它的主机地址是133。 结论:主机所在网络的类别是C类,网络号为202.196.0,主机编号为133 ;(5)子网掩码 根据网络号和主机号,一台主机如何判断与另一台主机是否属于同一个子网呢?很显然,只要两台主机的网络号相同,它们就属于同一个网络。 子网掩码的作用就是,将IP地址划分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5)子网掩码(续) 一般情况下网络掩码分别是:     A类    B类    C类    例: C类 8 ;(5)子网掩码(续) 又例: B类 45 与 30 130 . 111 . 8 . 245 130 . 111 . 5 . 230 255 . 255 . 0. 0 255 . 255 . 0 . 0 130 . 111 . 0 . 0 130 . 111 . 0 . 0 ;IP地址实验2 实验目的 根据IP地址判断其网络类别、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 实验任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