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填方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土方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
一、工程概况
才坎诺尔乡至博斯腾湖乡公路改建工程第三合同段填方路基试验段,起讫桩号为K26+200~K26+400,全长200米。该段地质条件,断面形式具有代表性,路基填筑用料取自K27+389南侧700米
二、工程基础资料
工程基础技术资料包括:高程记录、路基宽度、中线平面位置、平整度、横坡检查表。详见施工资料
三、施工组织
填方路基试验路段采用机械配套作业方:挖掘机装土,自卸车运输,推土机配合平地机整平,每层填方厚度控制在300mm范围,洒水车洒水,洒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率±
四、施工方法
1、试验路段施工及观测程序,详见框图。
2、施工工艺:整平前按放样边线插竹杆控制边桩,装载机铲除边桩范围内砂砾土堆,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洒水车按试验室提供含水量洒水,振动压路机由边线向中桩碾压,碾压采用第一遍静动,然后先慢后快,由弱振到强振,再由弱振到静压收光表面,最大行驶速度不超过4Km/小时,纵向进退式进行,横向接头压路机重叠,0.4-0.5m,纵向重叠1.0-1.5m
土料运输及摊铺前,先按每20米左、中、右桩插竹杆测量高程,按测量高程与填筑层设计高程比较,计算填筑层厚度及土方量,然后按计算出每20米填筑层厚度、及土方量,派专人指挥卸料,保证按填筑土方上料按要求厚度填筑,接着推土机、平地机按竹杆和杆上红布条平整铺筑土料,最后洒水车洒水,闷料后,振动压路机碾压,各层依次施工到路基顶标高。
五、施工过程及观测记录
1、填筑材料最佳含水量的验证及最佳碾压遍数确定方法:
(1)将试验路段按施工前进方向划分为5段,每段长度分别为:A30m,B40m,C60m,D40m,E30m洒水车按试验室确定最佳含水量洒水,压路机先第一遍静压,第二遍弱振,第三遍强振,第四遍强振,第五遍强振,然后
(2)按上述划分结果,施工顺序每层每段碾压后进行观测和记录,记录详见附表--1。
(3)按观测结果, 18t压路机符合施工要求,行进速度不大于4KM/小时,最佳碾压遍数为第一遍静压,第二遍弱振,第三、四、五遍为强振,然后返为静压。
2、压实系数及松铺厚度难证方法及确定
(1)布点:在试验段范围内全线200米内每40米布设观测点,并在路基范围外布设控制桩。分别布点桩号为K26+200、K26+240、K26+280、K26+320、K26+360、K26+400。
(2)K26+200~K26+400桩号内路基断面平均填筑高度为80-90cm为了保证试验段施工具有代表性,分四层填筑,第一层为找平层,第二层25cm,第三层25cm第四层为25cm,均为压实后厚度,施工过程为,先将填
(3)压实系数计算方法
松铺厚度=本层碾压前高程-下层地面高程
压实厚度=本层碾压后高程-下层地面高程
压实系数=松铺厚度+压实厚度
(4)松铺厚度的计算和确定方法
松铺厚度=设计厚度×本试验段确定的压实系娄
(5)试验段压实系数及松铺厚度确定
根据各层碾压前后高程,厚度,压实度观测记录表,各层松铺平均厚度分别为二层291㎜,三层286㎜,四层284压实厚度分别为二层253㎜,三层252㎜,四层247,压实系数为一层1.15,二层为1.13,三层为1.15按计算方法得:平均松铺厚度=(291+286+284)÷3=287㎜确定为287㎜,平均压实度=(253+252+247)÷3=251㎜,压实松铺系数=(1.15+1.13+1.15)÷=1.143即试验段确定松铺系数为1.14。
3、机械配制与组合分析
(1)运输与装运机械配制
试验段运输机械配制为挖掘机一台,装载机一台,自卸汽车(15t)8辆,经过试验段施工观察运输及装运输机械略有富余,满足施工要求。
(2)平整、碾压、洒水机械配制
试验段土方填筑平整机械配制为:一台推土机,一台平地机平整,洒水车配制为12m3、10m3水车各一辆,碾压机械为18t压路机二台。经过试验段施工观察平整和碾压设备可满足施工,洒水车不足,经项目部调配调一辆8
(3)机械组合方式
经试验段施工、可确定填方路基机械组合为:挖掘机一台、装载机一台、自卸车(15 t)8辆,平地机,推土机各一台,压路机(18t)二台,洒水车:(12m3、10m3、8 m3)
六、对试验段工程质量评价
才坎诺尔乡至博斯腾湖乡公路改建工程第三合同段填方路基试验段,经过项目部领导指挥,协调,全体员工的努力及监理组大力支持和配合,于2006年6月15日
实验段各层碾压遍数、压实度观测记录
附表--1
层数
厚度
压实度、
碾压遍数
A30
B4
C6
D4
E30
第
二
层
25c
第三遍
90.7
91.1
90.7
91.6
90.2
第四遍
93.3
94.2
94.7
94.2
93.8
第五遍
96.0
95.1
96.4
95.6
96.0
第
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