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审查要点及其注意事项.docx
合同审查要点及其注意事项
?摘要:合同审查是保障合同合法有效、维护当事人权益的重要环节。本文详细阐述了合同审查的要点,包括合同主体审查、合同条款审查、合同形式与程序审查等方面,并针对各要点提出了相应的注意事项,旨在为合同审查人员提供全面且实用的指导,帮助其准确把握审查关键,有效防范合同风险。
一、引言
合同作为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在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一份严谨、合法的合同能够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保障交易顺利进行,减少纠纷发生。而合同审查则是对合同文本进行全面、细致的审核,以确保合同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不存在潜在风险,最大程度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合同主体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
(一)主体资格审查
1.审查要点
-对于自然人,要核实其身份证信息,确认姓名、性别、出生日期、住址等是否准确无误,同时查看其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对于法人,需审查其营业执照副本,确认登记的名称、住所、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等信息,并查看是否处于合法存续状态,是否通过年度工商年检。
-对于非法人组织,如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等,要审查其登记证书,了解其组织形式、经营范围、负责人等情况。
2.注意事项
-对于一些特殊行业的主体,如金融机构、医疗机构、建筑企业等,还需审查其是否具备相应的行业资质证书。例如,金融机构需有金融监管部门颁发的金融业务许可证;医疗机构要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发的执业许可证;建筑企业则需具备相应等级的建筑资质证书等。缺少这些资质可能导致合同无效或面临行政处罚。
-要注意审查主体的信用状况。可以通过查询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等渠道,了解主体是否存在经营异常、重大违法记录、失信被执行人等情况。信用不佳的主体可能在履约能力和诚信度方面存在问题,增加合同风险。
(二)主体履约能力审查
1.审查要点
-对于法人或非法人组织,要考察其资产状况,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负债情况等。可以查看其财务报表、审计报告等资料,评估其资金实力和偿债能力。
-了解其经营状况,如业务范围、市场份额、经营业绩等。分析其过往的经营数据,判断其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和持续经营能力。
-考察其人员配备情况,包括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数量和素质等,以评估其是否具备履行合同所需的人力资源。
2.注意事项
-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可以要求提供详细的财务分析报告,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财务状况。同时,要注意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时效性,避免因数据过时或虚假而做出错误判断。
-关注主体的经营稳定性。如果主体近期频繁变更经营场所、经营范围或管理层,可能预示着其经营出现问题,履约能力受到影响。
-对于一些新兴行业或小型企业,由于其经营数据可能相对有限,可以通过调查其上下游合作伙伴的评价、行业口碑等方式,间接了解其履约能力。
(三)主体授权审查
1.审查要点
-当合同签订主体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的代理人时,要审查其是否具有合法有效的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应明确代理人的姓名、代理事项、权限范围、期限等内容。
-核实授权委托书的真实性,可通过与委托人联系核实或查询相关登记备案信息等方式进行。
-审查代理人是否在授权范围内签订合同,注意授权期限是否届满。
2.注意事项
-授权委托书的格式应符合法律规定和企业内部要求。有些企业可能有自己统一的授权委托书模板,要确保使用的是有效版本。
-如果授权事项涉及重大利益或复杂业务,建议要求委托人提供董事会决议、股东会决议等相关决策文件,以证明授权行为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要持续关注代理人的授权情况。如果授权期限即将届满或有变更授权的情况,应及时与委托人沟通,确保合同履行的连续性和合法性。
三、合同条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
(一)合同标的条款审查
1.审查要点
-明确合同标的的具体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详细信息,确保标的描述准确、清晰,避免产生歧义。
-对于一些具有特殊质量要求的标的,要详细约定质量标准,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或双方另行约定的标准等。
-如果标的涉及知识产权,如商标、专利、著作权等,要明确知识产权的归属、使用范围等相关条款。
2.注意事项
-合同标的名称应使用通用、规范的名称,避免使用模糊或容易引起误解的表述。例如,不能将苹果手机写成类似苹果外观的手机。
-质量标准的约定要具体、可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