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发工艺教学大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微生物与发酵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微生物与发酵工艺
课程学时:60 学分:6 其中实验学时:34
适用专业:生物制药技术、生物技术及应用
开课院(系)、教研室: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生物工程系
教材、教学参考书:
⒈宋超先,李霞. 微生物与发酵基础教程.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7
⒉发酵企业技术工人考核晋级学习指南. 企业自编讲义
⒊贺小贤. 生物工艺原理.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⒋诸葛健, 李华钟. 微生物学.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4
⒌周德庆. 微生物学教程(2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⒍熊宗贵. 发酵工艺原理.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5
⒎杜连祥. 工业微生物学实验技术. 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⒏杨文博. 微生物学实验.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⒐党建章. 发酵工艺教程.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
一、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工业微生物和发酵工艺,并重点掌握微生物的形态与分类、微生物的营养生长及培养基制备、发酵工艺过程控制、发酵生产染菌及其防治等章节的内容,同时对微生物与发酵工艺实践技能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掌握。
二、本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高等数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生物化学等,本课程属于生物制药技术、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课。
三、本课程框架结构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的:让学生对微生物及发酵工业的概况及发展趋势有全面的了解。
教学要求:了解生物反应过程的特点、发酵工程发展简史及发展趋势,掌握微生物及其特点、微生物工业产品类型。
第二章 微生物的形态与分类
教学目的:让学生对微生物的形态与分类有全面的了解。
教学要求:了解微生物学的分类和命名,掌握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噬菌体的形态构造。
实训内容 基本要求
1.显微镜的使用和微生物测微技术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和微生物测微技术
2.细菌形态的观察 掌握细菌形态特征和压滴片及悬滴片的制作方法
3.细菌的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 掌握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技术
4.微生物细胞数的计数 掌握微生物细胞数的计数
第三章 微生物的营养生长及培养基制备
教学目的:让学生对微生物的营养生长及培养基制备有全面的了解。
教学要求:了解淀粉水解糖的制备、糖蜜原料,掌握微生物的营养、微生物的生长、培养基选择和配制的原则、工业发酵培养基。
Δ第一至三章主要针对化验Δ第四章主要针对种子α-淀粉酶高产菌株 掌握紫外线诱变育种技术
第五章 灭菌与空气的净化
教学目的:让学生对灭菌与空气的净化有全面的了解。
教学要求:了解灭菌、空气的净化。
Δ第五章主要针对灭菌工、空气净化工岗位讲授知识,着重培养学生灭菌、空气净化方面的技能。
第六章 发酵工艺过程控制
教学目的:让学生对发酵工艺过程控制有全面的了解。
教学要求:了解CO2和呼吸商、发酵终点的判断、发酵过程检测与自控,掌握发酵过程中的代谢变化与控制参数、温度对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pH值对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溶解氧对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菌体浓度与基质对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补料的控制、泡沫对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
Δ第六章主要针对发酵工、工艺员质量员KLɑ 掌握亚硫酸盐氧化法测定KLɑ技术
第七章 发酵生产染菌及其防治
教学目的:让学生对发酵生产染菌及其防治有全面的了解。
教学要求:了解染菌对发酵的影响,掌握发酵异常现象及原因分析、杂菌污染的途径和防治。
Δ第七章主要针对工艺员质量员Δ第八章主要针对提取工、设备员工艺员α-淀粉酶高产菌株 3
第五章 灭菌与空气的净化 2
第六章 发酵工艺过程控制 6
实训8.固定化技术 2
实训9.酒精发酵 2
实训10.亚硫酸盐氧化法测定KLɑ 3
第七章 发酵生产染菌及其防治 3
实训11. 谷氨酸发酵的代谢曲线测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