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JXXCCY 016-2024 富硒白鲜菇生产技术规程.docx
ICS67.080.20B31
T/JXXCCY
江西省乡村产业振兴协会团体标准
T/JXXCCY016—2024
富硒白鲜菇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theproductiontechnologyofselenium-enriched
Hypsizygusmarmoreus
2024-12-05发布2024-12-15实施
江西省乡村产业振兴协会发布
I
T/JXXCCY016—2024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生产环境 1
5栽培原料 1
6菌种 2
7栽培管理 2
8档案管理 3
II
T/JXXCCY016—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则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乡村产业振兴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宜春学院、宜春市硒资源开发利用中心、南京恒宝田功能农业产业研究院、江西星火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新余市益丰菌业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晓鹏、刘瑛、丁永电、杨为海、林连男、崔金鑫、孙辰璐、刘小平、黄小华、尹培培、邵勤、陈娜、刘亮亮。
1
T/JXXCCY016—2024
富硒白鲜菇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富硒白鲜菇的生产环境、栽培原料、菌种、栽培管理、产品硒含量要求、档案管理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以油茶壳为主要原料的富硒白鲜菇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H/T1135富硒农产品
NY5099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391NY/T393NY/T528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富硒白鲜菇selenium-enrichedHypsizygusmarmoreus
以油茶籽壳作为基质组成成分,利用外源施入或栽培原料本源的硒元素,经过菌丝吸收转化富集,获得硒含量(以干品计)在0.15~5mg/kg、硒代氨基酸占比符合GH/T1135规定的白鲜菇。
4生产环境
4.1厂区建设与环境
厂区宜规划建设堆料场、仓库、拌料区、装瓶区、灭菌区、接种区、养菌区、出菇区,厂区环境应符合NY/T391的规定。
4.2栽培环境
4.2.1栽培区应可控温、控湿、控光,具备通风装置的钢架培养房,内设层架、网格。
4.2.2培养房使用前,应进行清理、杀虫和消毒处理,农药使用应符合NY/T1276、NY/T393的规定。
5栽培原料
2
T/JXXCCY016—2024
5.1主料
主要有油茶壳、木屑、棉籽壳、玉米芯、麸皮等,应符合NY5099的规定。
5.2辅料
主要有石灰、石膏、糖等。辅料的使用应符合NY5099的规定。
5.3栽培基质中硒含Se1×W1+e3+×n??csen×Wn
式中:
CSe:栽培基质中硒含量,单位为mg/kg;
CSe1、CSe2、CSe3……CSen:分别为栽培基质中各原料的硒含量,单位为mg/kg;W1、W2、W3……Wn:分别为栽培基质中各原料的质量,单位为kg。
6菌种
6.3菌种选择
选用高产、抗逆性强、富硒能力强、商品性好、货架期长、适合工厂化生产的品种,如‘海鲜FQX-1’、‘闽真3号’、‘CH16’等。
6.4菌种生产
应符合NY/T528的规定。
7栽培管理
7.1培养基配方
提倡以富硒地域生产的油茶壳为主要原料的配方,推荐配方如下:
——油茶壳25%、木屑16%、棉籽壳15%、麦麸29%、玉米粉14%、石灰1%;
——油茶壳15%、木屑21%、棉籽壳35%、麦麸13%、玉米芯12%、豆粕3%、石灰1%
7.2硒元素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