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与教育形态的嬗变.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cr7年1月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VOI.6No.1第6卷第1期JoumalofE(hla缸硼lalScierlceofHlmanNbⅡnalUIlive玛i可J锄.,20Cr7“和谐社会与教育形态的嬗变邵泽斌(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r7)摘要:社会的不同形态决定着教育的不同形态和范式。“和谐社会”是一种实然和应然的社会存在。人类社 会经历着“依存型联合体”、“契约型联合体”、“自由人联合体”三种具有“和谐特征”和“和谐追求”的社会形态,也相应经历着“经验形态的教育”、“技术形态的教育”、“交往形态的教育”三种教育形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毖须努力构建以“科学发展”为取向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发展技术形态的教育,迎接交往形态的教育。关键词:和谐社会;教育形态;嬗变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124(20Cr7)01—001每05无论对社会持何种认识,将教育看作一种社会对共产主义的说明之中,并认为:共产主义是自由人现象,则是毫无疑问的。教育具有促进不同形态社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会发展的功能,更具有受不同形态社会制约的特性。由发展的条件” 。在马克思那里,共产主义既是一社会集中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教育是培养人种制度,也是一种价值观,是我们追求的价值目标。的活动,这就决定了教育和社会的天然联系。教育它消除了阶级对立和脑体差别,在保证社会劳动生 不仅归属于社会,而且与社会的发展相伴相生。人产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人全面自由的发与人关系的不同类型决定着社会的不同形态,社会展,是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的不同形态决定着教育的不同类型和范式。一致。“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埋。一、和谐社会:一个应然和实然的社会社会不是一种实体性存在,而是一种关系性存存在在。马克思指出,“社会,即联合起来的单个人”【3J,“和谐社会”首先是人们所追求的关于人类社会 “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一个价值目标和价值理想。无论在西方还是东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HJ。涂尔干认为:“人们 方,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这一价值观始终存在着。不可能与那些没有共同社会联系的人达成契约关从孔子的“和为贵”、“和而不同”,到《礼运》中“天下系;每个人对自身利益的认识都不是脱离其他人而为公”的“大同”,再到张载的“民胞物与”和康有为的孤立地形成的,而是由与社会中的其他人的共同的“大同社会”,乃至费孝通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信仰和价值所塑造的。”¨1因此,社会作为在一定物美与共,天下大同”;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莫尔的乌质生产活动基础上形成的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共同托邦和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再到圣西门的实业制度, 体,必须相互联系、和谐有序,才能维持基本的生产、傅立叶的和谐制度,欧文的共产主义公社,以至我们生活和交往活动。在社会中,以人与人之间关系为 今天所倡导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体现了一纽带,形成丰富的社会关系,这些关系包括经济关种理想、追求和良好的社会愿望。马克思把这一价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思想关系、价值伦理关系等值理想奠基于客观历史规律基础之上,把它包含在等)。只有当这些关系按特定的方式组织起来,形成收稿日期:2006109—28作者简介:邵泽斌(19r70一),男,江苏赣榆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16万方数据一定的关系结构,表现出一定的秩序,从而构成一个程来教育自己的,而不是被别的所教育。家庭生活有机联系的社会体系时,我们才称之为社会,从这个或氏族生活、工作或游戏、仪式或典礼等都是每天遇意义上说,“和谐”也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本然样态,是到的学习机会;从家里母亲的照管到狩猎的父亲的人类社会的“题中应有之意”。当然,这里的“和谐”教导到处都是学习的机会”[7]。因而,个体“既不同于未来自由人联合体的“和谐”,有着特殊的意不会想要单独生活,也不可能单独生活,而是处于彼蕴和内涵,是一种动态的“和谐”,是发展、变化的“和此结合的生活状态;他们永远是大家集体地在一起,谐”,是充满矛盾、斗争、冲突的“和谐”,是对立统一正好像是蜜蜂环绕着他们的蜂王一样”[8】。马克思的“和谐”,是以“不和谐”为推动力的“和谐”。把这种丰富的人际关系称之为“原始的丰富”,并认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按照生产力的发为,“留恋那种原始的丰富是可笑的”№J。在“丰富”展水平和人类交往范围的大小,将这种普遍联系的的群体依赖关系下,“经验”成了人类的教育内容,人类社会分为三种形态,那就是以人的依赖关系为“生存”是人类教育的目的。在该形态下的“和谐社基础的群体本位形态,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个会”中,由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