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泌尿系统.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泌 尿 系 统 ;原 理
静脉注射经肾小球滤过(99mTc-DTPA)或肾小管分泌(99mTc-MAG3、99mTc-EC、131I-OIH等)而不被重吸收的显像剂,立即启动SPECT或γ相机进行连续采集,获得显像剂经腹主动脉、肾动脉灌注,迅速浓聚于肾实质,并随尿液流经肾盏、肾盂、输尿管及进入膀胱的全过程影像。可为临床提供有关双肾血供、实质功能和尿路通畅性等方面的信息。 ;? 肾小球滤过型显像剂**
99mTc- DTPA(99mTc-喷替酸)--SPECT肾动态
? 肾小管分泌型显像剂
131I-OIH(131I-邻碘马尿酸钠)--肾图
99mTc- MAG3(99mTc-巯基乙酰三甘氨酸)
99mTc-EC(99mTc-双半胱氨酸);肾动态检查方法;正常图像
血流灌注相
腹主动脉上段显影后2s左右,两侧肾动脉几乎同时显影,随之出现完好的“肾影”,继而影像逐渐减淡
;99mTc-DTPA肾血流灌注正常影像;功能相
显像剂注入l min左右出现肾轮廓淡影;静脉注射显像剂后3min前影像反映显像剂在肾实质内的吸收聚集过程 ; 功能动态相
1 min双肾实质显影,2-4 min肾实质影最清楚,形态完整,核素分布均匀且对称。
随着放射性尿液离开肾实质,肾盏、肾盂处放射性逐渐增强,肾皮质影减弱,膀胱逐渐显影、并增浓、增大。
20-25 min双肾影基本消退,大部分放射性浓聚于膀胱,输尿管一般不显影。;正常肾动态报告;肾动态提供信息:
肾脏血流灌注情况
肾脏功能情况
GFR;肾 图;; 正常肾图及分析指标**
;肾图分段及意义**;正 常 肾 图;3. 异常肾图类型及临床意义;3. 异常肾图类型及临床意义;3. 异常肾图类型及临床意义;D: 低水平延长线型
常见于肾功能严重损害,慢性上尿路严重梗阻,以及急性肾前性肾功能衰竭。;E: 低水平递降型 可见于肾脏无功能、肾功能极差、先天性肾缺如、肾摘除或对位落空等。;F: 阶梯状下降型 多见于尿返流和因疼痛、精神紧张、尿路感染、少尿或卧位等所引起的上尿路不稳定性痉挛,此型重复性差。;
G: 单侧小肾图 多见于单侧肾动脉狭窄,也可见于游走肾坐位采集者和先天性小肾脏 。;利尿介入肾图可有效鉴别机械性上尿路梗阻与非梗阻性肾盂扩张。;**临床应用; 男性,53岁,左腰部间隙???疼痛痛1年余。A,IVP左肾不显影;B,99mTc-DTPA 显像左肾皮质具有部分摄取与清除功能。;99mTc-DTPA功能动态显像
双肾实质持续显影,膀胱无放射性浓聚;99mTc-DTPA显像双肾及膀胱不显影;女性,48岁,左肾结核99mTc-DTPA显像。 ;99mTc-DTPA功能动态显像
左肾盂扩张,放射性滞留,左输尿管影增粗。;单侧肾动脉狭窄; 男,52岁,亲属活体肾移植供体。99mTc-DTPA肾血流灌注(A,C)与功能动态(B,D)显像。肾功能测定示左肾GFR(29 ml/min),明显低于右肾(59 ml/min)。提示左肾功能受损,放弃肾移植。 ; 移植肾监测
肾动态显像可直接显示肾的血流灌注,肾实质功能和上、下尿路的引流情况,是监测移植肾是否正常的最好方法。;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5.肾内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肾 静 态 显 像
原理
静脉注射慢速通过肾脏的99mTc-
DMSA(二巯基丁二酸),显像剂较长时间滞留肾实质内
注射后1h在体外成像,观察肾脏的位
置,大小,形态,功能,占位等;正常肾静态显像(99mTc-DMSA);肾静态显像明显优于超声和CT等影像检查。常见肾先天异常包括:
肾脏数目异常(先天性独肾)
肾脏位置异常(肾下垂、异位肾、游走肾)
肾脏形态异常(马蹄肾、肾囊肿)
肾静态显像还能有效鉴别腹部及盆腔肿物与肾脏的关系。;右肾缺失;右;马蹄肾;影像表现:肾内局限性放射性减低或缺损区,单发或多发,可发生于一侧或双侧肾脏。
优于IVP与超声检查。
肾静态显像既能诊断急性肾盂肾炎,又能了解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还可用于评价疗效及判断预后。
慢性肾盂肾炎表现:肾影缩小,瘢痕形成处显像剂摄取降低,整个肾脏放射性分布不均匀。;急性肾盂肾炎99mTc-DMSA SPECT显像
冠状断层(A)与横断层(B)示左肾皮质楔形缺损 ;影像表现:肾影增大,形态不规则,放射性分布呈局限性稀疏或缺损。特异性较超声、CT和MRI低,结合肾血流灌注显像对鉴别良、恶性病变有一定帮助。 ;
**小 结
1、肾图的原理?
2、肾图的a、b、c段各代表什么意义?
3、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