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数据库复习提纲-2014解析.doc

发布:2016-10-20约6.39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复习提纲 第二章: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数据库是为了某个特殊目的存储在一起的相关数据记录的集合。数据库是表或者说是关系的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简称 DBMS。是一种软件产品,它把一个企业的数据以记录的形式在计算机中保存起来(保存在磁盘上) Data Model (数据模型) 1.是一组描述如何用计算机化的信息表示现实世界中的数据的定义 2.它同时也描述了访问和更新这些信息的操作类型 数据模型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2.2 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 数据结构:表(关系),属性(column/attribute),元组(row/tuple),表头(模式),域(domain) 关系模型的基本数据结构是二维表 表的标题也被称作关系模式,是表的列名的集合 数据独立性:查询和表的内容无关 约束规则(relational rule) Rule 1. 第一范式规则 关系模型不允许含有多值属性(有时称为重复字段)和含有内部结构(比如记录类型)的列 Thus cant have employees table with column dependents which contains multiple dependents names Rule 2. 只能基于内容存取行规则 不可以要求检索表的第三行 不允许建立指向行的指针 Rule 3. 行唯一性规则 关系中的任何两个元组(表中的行)的值在同一时刻不能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关系可以被看作是元组的无序集合。 键(key)与超键(superkey) 键就是候选键 超键 is a set of columns that has the uniqueness property [e.g.] A superkey for CUSTOMERS:(cid, cname) key is a minimal superkey: no subset of columns also has uniqueness property. [e.g.] A key for CUSTOMERS:cid 每个表都至少有一个键 空值(null value) 表T中的任意行在主键列的取值都不允许为空值(实体完整性规则) 2.3 关系模型的基本理论 — 关系代数(relational algebra) 表/关系在关系代数中的表示 关系代数中的运算符: 传统的集合运算符 关系运算符 关系代数的两种运算:集合论:并、交、差、乘积 自然关系:投影、选择、连接(等值连接、自然连接)、除法 := 称为赋值运算符。可以简单地称S为表R的别名,简写为 S := R 投影运算删除重复的行 if R = T×S, then T = R÷S,S = R÷T if T = R÷S, then T×S∈R The set of basic relational operations:(并, 差, 乘积, 选择, 投影) 基本运算 扩充运算 难点:减法、除法和表自身的连接运算 关系代数的应用 Theta Join R (F S = (R×S) where F 第三章:关系数据库语言SQL 3.1 数据访问命令的基本结构 数据查询命令的语句成分 select statement SELECT * | colname { , colname ... } FROM tablename { , tablename ... } [ WHERE search_condition ] [ GROUP BY colname { , colname ... } [ HAVING search_condition ] ] [ ORDER BY colname [ ASC | DESC ] { , colname [ ASC | DESC ] ... } ]; table alias in FROM clause 方法1 table_name as alias_name 方法2 table_name alias_name column alias in SELECT clause:expression as alias_name UNION无重复,UNION ALL可能有重复 数据更新命令的语句成分 3.2 基本的数据查询命令 单表查询 多表查询: 联接(join)查询 嵌套查询(subquery) 表自身的连接查询 扩展的查询谓词: between … and … is null, is not null like in, not in some, any, all exists 3.3 复杂的数据查询命令 统计查询 COUNT SUM AVG MAX MIN select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