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的三级数据库复习提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系统组成
(1)计算机系统由 和 组成
(2)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
(3)“ ”工作原理由冯·诺依曼提出
(4)计算机指令:计算机所能执行的操作;包括 指令、 指令和 指令
(5)计算机的硬件由哪五部分组成:
和 合称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和存储器合称主机,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合称外部设备(I/O设备);
中央处理器能直接访问的存储设备只有内存储器
(6)计算机软件分为 和
(7)计算机语言包括 、 和 (常用的有哪些);
语言处理程序:将高级语言的 编译为机器语言表示的 ,包括 和
(8)计算机系统的技术指标:
(9)计算机应用领域:
计算机中的信息显示
(1)进位计数制的基本三要素:
(2)原码、反码、补码
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特征:
网络协议是为 制定的规则
网络协议三要素:
P19 X2.5,、帧中继、ISDN、ATM
网络分类,按网络所使用的传输技术分为两类:
按覆盖范围与规模分为三类:
点—点网络中,决定从通信子网的源结点到目的结点的路由的是
广域网通信子网主要使用 ,包括:
Itnet组成:
IP地址由 和 两部分组成,长度为 位
可分为5类,A类(网络地址长度 位,主机地址长度 位);
B类(网络地址长度 位,主机地址长度 位);
C类(网络地址长度 位,主机地址长度 位);C类主机地址最多256位,适合小公司和普通研究机构
Itnet服务:
是Internet上的一个WWW服务器
Itnet基本接入方式:
信息安全基础
信息安全包括:
密码技术:加密密钥、解密密钥
是最关键和最有技术难点的问题
信息认证方式:
消息认证的检验内容:
病毒是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
网络安全的研究内容:
实施操作系统安全措施的具体方案:
数据结构与算法
基本概念
是数据的基本单位,即数据集合中的个体,也称结点、记录
是有独立含义的数据最小单位,一个数据元素由一个或多个数据项组成
数据结构的内容:
数据存储方式:
顺序存储结构特点
链式存储结构特点
线性表
顺序表中插入或删除一个结点平均移动的结点个数为
空串与空格串
串的基本运算:
多维数组、系数矩阵和广义表
稀疏矩阵定义
稀疏矩阵的存储方法:
广义表特点
树形结构
树的总度数=
结点总个数和总度数关系
树或树林转换成二叉树:
二叉树转换为树:
树林F有3棵树,拥有结点数依次为n1、n2、n3,则树林F对应的二叉树的
左子树结点数目为 ,右子树结点数目为
前序法(NLR)、后序法(LRN)、对称序法(LNR)周游二叉树
周游树和树林,深度优先(先跟次序、后跟次序)、广度优先
n个结点的二叉树llink-rlink存储中,必定有 个空指针
ltag、rtag字段是指向前驱、后继的线索; 表示结点T↑没有左子树
霍夫曼树外部结点(叶结点)数等于
霍夫曼算法,左 右
查找
顺序查找:逐个比较,平均比较次数
二分法查找特殊要求
分块查找:较快查找、动态变化
散列法(哈希法):平均检索长度与 无关
碰撞处理方法,
二叉排序树:平均检索长度
M阶B树B+树要求:
排序
直接插入排序
二分法插入排序
Shell排序法(缩小增量法):
比较次数和移动个数均为
直接选择排序:
堆排序:
起泡排序:
快速排序:
归并排序:
常用排序方法比较
方法 平均时间 最坏情况 辅助存储 起泡排序、简单选择排序、插入排序(shell除外) 快速排序 堆排序 归并排序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概述
操作系统的作用:
操作系统的特征:
操作系统的功能:
操作系统的分类:
操作系统的结构:
操作系统的硬件环境
硬件环境主要包括:
指令,只能操作系统使用; 指令,用户和操作系统都可以使用
,较高特权级别; ,较低特权级别,只能执行非特权指令
中断概念 :
中断请求:
中断响应:
中断处理:
中断类型:
中断事件发生时,中断装置将对应的 送入程序状态字和指令计数器中,如此转换到对应的中断处理程序
I/O控制方式:
进程管理
进程是 的基本单位
进程状态:;N个进程至少 个至多 个就绪
进程组成:
进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