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分析.pdf
欢迎下载
摘要:在政策过程中,政策执行连接了政策规划和政策评估,
是将政策由设想到落地的关键过程,是实现公共政策目标的
最终阶段。然而,现实社会中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
些偏差,不仅影响政策目标的实现,同时产生了不亮的社会
影响和资源浪费。本文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公共政策在执行过
程中出现的偏差行为,分析原因并探讨防治这些偏离行为的
有效途径。
关键词:公共政策;政策执行偏差;路径选择
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调动政
策资源,进行科学配置,采取行动,将政策观念形态由设想
到落地,达到实现政策目标的动态过程。政策方案的落地生
根,有赖于科学高效的政策执行。
一、政策过程与执行偏差分析
〔一〕公共政策过程分析。公共政策分析模式就是从公共政
策的由推行到终结的各阶段的环节出发,将公共政策视为多
环节紧密衔接的动态系统,通过对各环节的分析与提炼,探
索其内在规律。一般来说,从政策过程角度出发,包括制定、
执行、评估、监控、终结,每个环节都有其特定的意义和功
能并产生一定的活动效果。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是紧密衔接的,
离开科学高效的执行,终归是海市蜃楼,镜花水月,无法
发挥其强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正是因为影响政策执行的原
因复杂多变,经常会出现政策执行结果与目标背离的情况,
欢迎下载
导致政策执行偏差。
〔二〕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表现与危害。政策执行偏差,一
般是指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政策效果偏离实际目标,出现执行
与目标之间出现差距,甚至偏离原目标,并产生不良社会结
果的政策现象。在传统的公共行政实践中,学者们一般都将
研究的重点放在如何构建更加科学高效的公共政策上,假设
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一定会符合既定目标。然而,受各方面因
素的影响,政策执行的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效果不佳。具
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政策随意、机械执行政策频繁调整,稳定性得不到保
证。政策执行缺乏大局观念破坏了政策的稳定性。
2.公共政策的执行者可能会根据个体的风险偏好与利益需求
对政策内容进行取舍,影响公共政策的完整性。
3.公共政策替代执行,对原有政策进行关键部分的替换,实
际执行中的政策与原有政策严重不一致。公共政策执行偏差
不仅降低了公权力的权威性,同时导致了政府公信力与形象
受损,甚至危及政府统治的合法性,造成政治经济社会生活
的无序和混乱,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成因
〔一〕政策本身的因素。在公共管理领域,政策效果不如预
期大多是政策设计本身的缺陷有关。因此,分析对政策本身
各项要素进行全面分析,有助于提升政策制定的科学性,促
欢迎下载
进政策有效执行。
1.政策的正确性政策的正确性,首先要求其内容和引领方向
不能偏离国家总体治理目标,同时要求在政策的各阶段均应
有科学理论的支持、阶段间逻辑衔接严密,实施步骤科学有
序。
2.政策的具体明确性政策目标的具体明确性是政策执行有效
的关键所在,是执行者行动的参考与依据,同时政策的具体
明确性也可作为执行效果与标准的评估和控制。政策的科学
性体现在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明确指出改进的目标,同时在
执行的方法、形式上做出具体明确的要求。
3.政策资源的充足性在明确的目标的前提下,相应的执行部
门与人员的支撑也必不可少。行之有效的政策有赖于社会各
部分、各行为主体的积极配合和支撑,在执行过程中将调动
大量的社会资源,如果资源配置不佳,那么,政策执行的结
果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政策目标。
〔二〕执行机构管理缺陷以及执行人员素质和态度。
1.执行机构的管理缺陷。管理的缺陷主要表现为:
〔1〕组织结构不合理。组织结构说明了政策执行过程中各机
构的设置和关系,设置职能分配与功能属性;
〔2〕执行机构中沟通和协调困难。不良的沟通将阻碍政策落
地实行,思想不统一或是执行方式、内容、标准不一;
〔3〕政策关系处理不当。政策执行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实践,
欢迎下载
涉及主体众多,一旦某些关系处理不当,会影响政策整体实
施的效果。
2.政策执行者的政策水平和管理水平。如果执行者尤其是领
导者没有对政策实质的把握能力,一方面将难以争取政策相
关的资源,另一方面将无法做好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