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4.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导学案.pdf
《第一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导学案
第1课时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核素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核心素养
1.微观探析:能从元素和原子水平上认
1.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排布。识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2.知道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证据推理: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
3.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含义。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
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
原子结构
【课前预习】
1.原子的构成
质子:相对质量近似为1,带1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核
中子:相对质量近似为1,不带电
原子
核外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2.质量数
(1)概念: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将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
A
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叫作质量数,常用表示。
AZN
(2)质量关系: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3.电子层
(1)含义: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分别在能量不同的区域内运动,
我们把不同的区域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称作电子层。
(2)表示方法
n
电子层数()1234567
字母表示KLMNOPQ
离核远近――→
由近到远
能量高低――→
由低到高
4.电子分层排布的规律
(1)电子一般总是先从内层排起,当一层充满后再填充下一层。
nn2
(2)原子核外第层最多能容纳2个电子。
(3)无论原子有几个电子层,其最外层中的电子数最多只有8个(K层只有2
个),次外层中的电子数最多有18个。
【重难点解决】
1.原子、分子、离子中微粒间的数量关系
(1)电中性微粒(分子或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m+m
(2)阳离子X: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m-m
(3)阴离子X: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的特殊关系
特殊关系对应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Li、Si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Be、Ar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C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O
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