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小学生听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中期论证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低年级小学生听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的中期论证报告
一、课题概述: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明确提出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学生要学会文明地进行沟通和社会交往,首先要学会倾听。
小学生年龄小、好动,在课堂中,总是急于表现自己,不等老师和同学说完就急于表达。这样老师的话常常成为“耳旁风”,小学生的听课效率低下,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和倾听能力。由于不良的倾听习惯,学习能力差,学习表达的能力有限,小学生表达能力差,说话不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思想。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提出“低年级小学生听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这一课题。通过探索,得出提高小学生听说能力的策略,把听和说结合起来,促进小学生听说能力,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
1、课题来源
《低年级小学生听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课题是昌黎县“十二·五”期间教育科研普通课题之一,2011年12月取得了上级科研部门的具体指导,批准立项。预计经过一年,完成本课题的研究,并总结出培养小学生听说能力的具体策略
2、研究现状
《小学教学研究》2004年第9期中《学会倾听和表达》中提出倾听、作为一种学习手段,必须将其纳入学习习惯、学习常规予以培养,必须从学生的倾听态度、倾听意识抓起。我在学生的课堂常规教育里就强调上课要专心听讲,大胆说,会说,其实这里就蕴藏着做好、做足、做透“听” 、“ 说”的契机。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打好基础,从模仿抓起,榜样示范,从严抓起,循循善诱,从激励抓起,注重效果。
本课题创新:
本课题不仅调查研究了小学生倾听和说话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更着重研究听说能力转化的辩证关系,强调抓好培养两种能力并促进两者的有力转化。
3、研究背景、意义:
走进小学课堂,我们很容易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孩子们回答问题很积极主动,总是高高举起手,嘴里还喊着:“老师,我会!我来!”这样的话。但是他们在倾听别的同学回答时,就很不用心,不是和别的同学说悄悄话,就是做动作。在小学课堂中,多半的孩子没有学会倾听,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小学生的表达能力需要不断地锻炼,才能得以提高,很多孩子由于年纪尚小,语言表达能力非常欠缺。他们往往心里有很多话却无法用言语表达。以至于他们叽叽咕咕在那说了一通,我们都不知所云。所以,在低年级注重培养孩子的倾听和说话能力非常关键和必要。
“倾听”和“说话”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只有会听、听懂、能听出问题,会说、能说、说到点上,才能更好地互动应对,达到教学目的。同时,“倾听”也是一个人文明交际的综合素养的体现。一个不能等对方把话说完就急于表达的人,经常打断别人讲话听不得反面意见的人,是缺乏修养,很难与人成功沟通的。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成功地获取与表达信息,对个人及团体的生存发展,非常重要。
5、研究的目标
针对低年级小学生听说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提升他们听说能力,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的方式方法。
6、研究内容
①.针对一、二、三年级目前的听说能力及习惯的现状调查,分析原因。完成报告。
②.对原因进行仔细剖析,探究和研讨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对他们倾听及说话能力的限制。
③.开展具体的课堂实践,研究培养小学生倾听能力的策略。
④.三个年级进行对比分析,探究最适合孩子养成良好倾听和说话习惯的方法。完成论文。
⑤.探究倾听和说话间的关系及对课堂质量的影响,完成报告。
⑥. 全面分析总结,完成研究论文《低年级小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7、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开展听课,评课,观察学生平时的听课状态和倾听习惯。
调查研究法,对一、二、三年级展开问卷调查。
讨论法,由课题组和全校教师讨论,探究提高小学生听说能力的方法。
对比研究法,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比研究课堂效果和学生的倾听状态,得出最适合提升小学生的倾听和表达的策略
8、支持的经费
此课题的研究,由课题组负责,保障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二、课题研究工作开展情况:
我们于2012年12月对本校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共四十余名学生展开问卷调查,针对小学生倾听的习惯和参与课堂情况进行调查。我们组织教师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综合各方面的意见,我们发现造成学生倾听能力差,最主要的是学生的倾听意识不足,倾听环境不良,教师注重培养读和写的能力,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长此以往,在这种环境成长起来的孩子难以拥有倾听礼貌和倾听意识,倾听能力更无从谈起。为此,我们把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作为突破口,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我们在调研的基础上,构建“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营造空间、探索新知;实践应用、走近生活;评价反思、共享成功”的教学模式,并在课堂教学中大胆而积极地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你听我说”和“我说你评”的课堂教学结构形式。
2012年4月《培养小学生?听说能力的策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