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装配工艺基础知识.pdf
机器装配工艺基础知识
一、装配的作用
工程实践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组成产品的零件加工质量很
好,但整机却不合格,其原因就是装配工艺不合理或装配操作不正确。
可见,产品质量不仅取决于零件的加工质量还取决于装配质量。在整
个产品制造过程中装配工作的比重很大。在大批量生产中,装配工时
约占机械加工工时的20%,而在单件小批量生产中,装配工时约占机
械加工工时的40%以上。
二、装配工艺过程
1、装配前的准备
研究和熟悉产品装配图及技术要求,了解产品结构及零件作用和
相互连接的关系;确定装配方法、程序和所需的工具;领取零件并对
零件进行清理、清洗(去掉零件上的毛刺、锈蚀、切屑、油污及其他
脏污),涂防护润滑油;对个别零件进行某些装配工作。
2、装配
装配分为组件装配、部件装配和总装配。
1)组件装配将若干个零件及分组件安装在一个基础零件上而构
成一个组件的过程。例如减速箱的轴与齿轮的装配。
2)部件装配将若干个零件、组件安装在另一个基础零件上而
构成一个组件的过程。部件是装配工作中相对独立的部分,例如车床
的主轴箱的装配。
3)总装配将若干个零件、组件、部件安装在产品的基础零件
上而构成产品的过程。例如车床各部件安装在床身上构成车床的装配。
3、调试及精度检验
产品装配完成后,首先对零件或机构的相互位置、配合间隙、结
合松紧进行调整,然后进行全面的精度检验,最后进行试运行,检验
运转的灵活性、工作时的温升、密封性、转速、功率等各项性能。
4、涂油、装箱
为防止生锈,机器的加工表面应涂防锈油,然后装箱入库。
三、装配方法及工作要点
为了使装配产品符合技术要求,对不同精度的零件装配,采用不
同的装配方法。
1、完全互换法
在同类零件中,任取一件不需经过其他加工,就可以装配成符合
规定要求的部件或机器,零件的这种性能称为互换性。具有互换性的
零件,可以用完全互换发进行装配,如自行车的装配方法。完全互换
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生产效率高、便于组织流水作业、零件更换
方便。但对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比较高,一般都需要专用工、夹、模
具加以保证。适合于大批量生产。
2、选配法(分组装配法)
对那些互换性不好的零件,装配前,可按零件的实际尺寸分成若
干组,然后将对应的各组配合进行装配,以达配合要求。例如柱塞泵
的柱塞和柱塞孔的配合、车床尾座与套筒的配合。选配法可提高零件
的装配精度,而且不增加零件的加工费用。这种方法适用于呈批生产
中某些精密配合。
3、修配法
在装配过程中,修去某配合零件上的预留量,以消除其积累误差,
使配合零件达到规定的装配精度。例如车床的前后顶尖中心不等高,
装配时可将尾座底座精磨或修刮来达到精度要求。修配法可使零件的
加工精度降低,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但装配难度增加,时间加长,适
用于小批量生产或单件生产。
4、调整法
装配中还经常用调整一个或几个零件的位置,以消除相关零件的
积累误差来达到装配要求。例如用楔铁调整机床导轨间隙。调整法装
配的零件不需要任何修配加工,同样可以达到较高的装配精度。同时
还可以进行定期的再调整,这种方法用于小批量生产或单件生产。
5、装配工作要点
1)装配前应检查零件与装配有关的形状和尺寸精度是否合格、有
无变形和损坏等,并注意零件上的标记,防止错装。
2)装配的顺序一般应从里往外,由下向上地进行。
3)装配告诉旋转的零件(或部件)要进行动平衡实验以防止高速
旋转后的离心作用而产生振动。旋转的机构外面不得有突出的螺钉或
销钉头等。
4)固定连接零、部件,不允许有间隙,活动的零件能在正常间隙
下灵活均匀地按规定方向运动。
5)各类运动部件的接触表面,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润滑。各种管道
和密封部件装配后不得有渗油、漏气现象。
6)试运行前,应检查各部件的可靠性和运动的灵活性。试运行时
应从低速到高速逐步进行,根据试运行的情况逐步调整,使其达到正
常的运动要求。
四、常用连接方式
零件连接的方式常用固定连接和活动连接两种。
1、固定连接
即装配后零件间不产生相对运动,如螺纹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