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基础知识1.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如有定位销,应从靠近定位销的螺栓(螺钉)开始。 四、常用零件的裝配形式 (外六角)螺栓大小与拧紧工具尺寸大小大约成1:1.5关系 如M10的螺栓用16mm规格的呆扳手、套筒 M16的螺栓用24mm规格的呆扳手、套筒 四、常用零件的裝配形式 拧紧力矩的控制 规定预紧力的螺纹联接,常用控制力矩法、控制螺栓伸长法、控制扭角法来保证准确的预紧力。 1、控制力矩法是利用专门的装配工具,如指针试扭力扳手、千斤顶、气动定扭扳手、电动定扭拧紧机。这些工具在拧紧螺纹时,可指示出拧紧力矩的数值,或达到预先设定的拧紧力矩时发出信号或自行终止拧紧。 四、常用零件的裝配形式 拧紧力矩的控制 2、控制螺栓伸长法 螺母拧紧前,螺栓的原始长 度为L1,按规定的拧紧力矩拧紧后,螺栓的长度为L2, 测定L1和L2,根据螺栓的伸长量,可以确定拧紧力矩是 否准确。 3、控制扭角法的原理 与测量螺栓伸长法相同,只 是将伸长量折算成螺母被拧 转的角度。 四、常用零件的裝配形式 张应力 张应力 剪切力 抗张力 抗张力 剪切力 夹紧力 螺栓拧紧基本原理 螺栓联接件中的力 四、常用零件的裝配形式 这种状态必须避免! 张应力 剪切力 剪切力 张应力 四、常用零件的裝配形式 测量拧紧效果 我们测量施加的扭矩 四、常用零件的裝配形式 所施加的扭矩和夹紧力之间的关系 螺纹付的摩擦力 夹紧力 螺栓头下的摩擦力 50 % 10 % 40 % 四、常用零件的裝配形式 螺栓联接件的特性 夹紧力 抗拉强度极限 屈服强度极限 角度 四、常用零件的裝配形式 摩擦力对夹紧力的影响 夹紧力 摩擦力 润滑后的螺栓 坏的螺纹 普通 四、常用零件的裝配形式 螺纹联接的防松 在静载荷下,联结所用的螺纹能满足自锁条件,螺 母、螺栓头部等支承面处的摩擦也有防松作用。但在冲 击、振动或变载荷下,或当温度变化大时,联接有可能 松动,甚至松开,这就容易发生事故。所以在设计螺纹 联接时,必须考虑防松问题。 防松的根本问题在于防止螺纹副相对转动。具体的 防松装置或方法很多,就工作原理来看,可分为利用摩 擦、机械方法(直接锁住)和破坏螺纹副关系三种。 四、常用零件的裝配形式 1、利用附加摩擦力的防松装置: 1)双螺母拧紧:先将主螺母拧紧,然后再拧紧副螺母。当 拧紧副螺母后,主、副螺母间螺栓受力伸长,而使螺纹接触面和 主、副螺母接 触面上产生压力及 附加摩擦力,阻止 主螺母回松。 四、常用零件的裝配形式 2)弹簧垫圈锁紧; 3)利用螺母末端椭圆口的弹性变形箍紧螺栓,横向压紧螺纹。 4)尼龙锁紧螺母; 5)楔紧螺纹锁紧螺母;利用楔紧螺纹使螺纹副纵横压紧。 四、常用零件的裝配形式 2、机械方法防松装置: 1)开口销与带槽螺母配合使用 2)圆螺母与止动垫圈配合使用 带槽螺母 开口销 圆螺母 止动垫圈 四、常用零件的裝配形式 复合元件配合使用 四、常用零件的裝配形式 装配基础知识讲座 装配基础知识讲座内容 装配基本概念 装配顺序的安排原则 装配工作的相关组成 常用零件装配形式 “装”—组装、联结 “配”—仔细修配、精心调整 按规定的技术要求,将零件或部件进行配合和联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的工艺过程称为装配。 一、装配基本概念 装配是机器制造过程中的最后阶段,装配工作的好坏,对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虽然某些零件的精度不是很高,但经过仔细的修配、精确的调整后,仍可能装配出性能良好的产品来。 研究装配工艺,选择合适的装配方法,制订合理的装配工艺过程,不仅保证产品质量,也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一、装配基本概念 装配精度—是装配工艺的质量指标,不仅影响机器或部件的工作性能,也影响到它们的使用寿命。 零部件间的位置尺寸精度(零部件间的距离精度) 零部件间位置精度(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和各种跳动) 零部件间的相对运动精度(机器中有相对运动的零部件间在运动方向和运动位置上的精度) 零部件间的配合精度(配合面间达到规定的间隙或过盈要求) 零部件间的接触精度(配合表面、接触表面和连接表面达到规定的接触面积大小和接触点分布的情况) 一、装配基本概念 二、装配顺序的安排原则 ㈠去掉工件毛刺与飞边,并预先进行清洗、防锈、防腐、干燥处理和防磕碰处理; ㈡先基础重大件,后其他轻量件; 二、装配顺序的安排原则 二、装配顺序的安排原则 ㈢先复杂、精密件,后简单、一般件; 二、装配顺序的安排原则 ㈣装配时有冲击的、需加压的、加热的先装; 二、装配顺序的安排原则 ㈤使用相同设备和工艺装备的装配和有共同特殊装配环境的装配集中安排; 二、装配顺序的安排原则 ㈥电气线路、油气管路的安装应与相应的工序同时进行; 装载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