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装配基础知识—培训.ppt

发布:2025-03-16约4.38千字共4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六、常用零件的裝配形式胶粘剂使用方法通孔(螺栓、螺母)在螺栓和螺母啮合处滴几滴,拧入,上紧至规定力矩六、常用零件的裝配形式盲孔(螺钉)滴几滴锁固胶到内螺纹孔底,再滴几滴锁固胶到螺钉的螺纹上,拧入,拧紧至规定力矩。六、常用零件的裝配形式盲孔(双头螺栓)六、常用零件的裝配形式过盈联接的装配过盈联接一般属于机械零件之间的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在装配过程中,被包容件和包容件的表面应清洁;装配时应连续装配,位置要正确,不应有歪斜;实际过盈量要符合图纸要求。过盈联结常用压入法、温差法。六、常用零件的裝配形式压入法—是利用人工锤击或压力机将被包容件压入包容件,工艺简单。压装时零件的配合表面应涂有清洁的润滑剂。压装过程应平稳,被压入件应准确到位。六、常用零件的裝配形式温差法—是利用包容件加热涨大或被包容件冷却收缩,使过盈量消失并有一定装入间隙的过盈连接方法。热装—加热温度应根据零件的材料、配合直径、过盈量和热装的最小间隙等确定。零件加热到预定温度后,取出应立即装配,并应一次装配到预定位置,中间不得停顿。热装后一般应让其自然冷却,不应骤冷。热装的最小间隙(单位:mm)注:表中d大于30mm的最小间隙按间隙配合H7/g6的最大间隙列出装配基础知识讲座装配基础知识讲座内容装配基本概念装配工作的基本要求产品装配的工艺过程装配顺序的安排原则装配工作的相关组成常用零件装配形式拆卸工作的要求一、装配基本概念“装”—组装、联结“配”—仔细修配、精心调整按规定的技术要求,将零件或部件进行配合和联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的工艺过程称为装配。也就是:把已经加工好,并经检验合格的单个零件,通过各种形式,依次将零部件联接或固定在一起,使之成为部件或产品的过程。一、装配基本概念研究装配工艺,选择合适的装配方法,制订合理的装配工艺过程,不仅保证产品质量,也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虽然某些零件的精度不是很高,但经过仔细的修配、精确的调整后,仍可能装配出性能良好的产品来。装配是机器制造过程中的最后阶段,装配工作的好坏,对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装配基本概念01零部件间的位置尺寸精度(零部件间的距离精度)零部件间位置精度(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和各种跳动)02零部件间的相对运动精度(机器中有相对运动的零部件间在运动方向和运动位置上的精度)0304零部件间的配合精度(配合面间达到规定的间隙或过盈要求)零部件间的接触精度(配合表面、接触表面和连接表面达到规定的接触面积大小和接触点分布的情况)05装配精度—是装配工艺的质量指标,不仅影响机器或部件的工作性能,也影响到它们的使用寿命。装配时,应检查零件与装配有关的形状和尺寸精度是否合格,检查有无变形、损坏等,并应注意零件上各种标记,防止错装。固定连接的零部件,不允许有间隙。活动的零件,能在正常的间隙下,灵活均匀地按规定方向运动,不应有跳动。各运动部件(或零件)的接触表面,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润滑、若有油路,必须畅通。各种管道和密封部位,装配后不得有渗漏现象。试车前,应检查各个部件连接的可靠性和运动的灵活性,各操纵手柄是否灵活和手柄位置是否在合适的位置;试车前,从低速(压)到高速(压)逐步进行。二、装配工作的基本要求三、产品装配的工艺过程制定装配工艺过程的步骤(准备工作)研究和熟悉产品装配图及有关的技术资料。了解产品的结构、各零件的作用、相互关系及联接方法。确定装配方法;划分装配单元,确定装配顺序;选择准备装配时所需的工具、量具和辅具等;制定装配工艺卡片;采取安全措施。四、装配顺序的安排原则㈠去掉工件毛刺与飞边,并预先进行清洗、防锈、防腐、干燥处理和防磕碰处理;(装配前准备)㈡先基础重大件,后其他轻量件(如机床底座);㈢先复杂、精密件,后简单、一般件(如主轴件);㈣装配时有冲击的、需加压的、加热的先装;㈤使用相同设备和工艺装备的装配和有共同特殊装配环境的装配集中安排;㈥电气线路、油气管路的安装应与相应的工序同时进行;㈦易燃、易爆、易碎、有毒的后装(如集中润滑系统);㈧前道装配工序应不影响后面装配工序的进行,后面的工序应不损坏前面工序的质量。(先选装配基准,先下后上,先内后外,先难后易,先重后轻,先精密后一般)五、装配工作的相关组成1、零件的清理和清洗目的:去除粘附在零件上的灰尘、切屑和油污,并使零件具有一定的防绣能力。原因:如果零部件装配面表面存留有杂质,会迅速磨损机器的摩擦表面,严重的会使机器在很短的时间内损坏,特别是对轴承、密封件、转动件等。装配时,对零件的清理和清洗内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