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汽车电子控制装置教案詳解.doc

发布:2016-03-13约字共7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汽车电子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本章教学要求: 1、了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过程; 2、了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 一、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过程 当前,电子技术在解决汽车所面临的油耗、安全、排放等方面正起着重要作用。 电子控制技术发展过程经历了机械控制、电子电路控制、模拟电路控制和数字电路控制等过程。 从汽车电子化发展进程来看,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4年前,是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汽车上运用电子技术主要是对汽车电器产品进行电子技术改造,以改善部分性能。 如晶体管电压调节器、交流发电机及晶体管点火装置等。 第二阶段,1974-1982年,是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迅速发展阶段。在此期间,汽车广泛应用了集成电路和16位以下的微处理器。 第三个阶段,1982-1990年,是位处理器在汽车上应用日趋成熟并向智能化发展阶段。 第四个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是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向只能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其特征是强调以人-车-环境为主线的系统工程整体优化,主要体现在智能化上。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将人工智能用于汽车系统控制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二、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目前,国外汽车上应用较多、较为成熟的电子控制装置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 : 1.仪表通信 仪表通信类的应用主要有电子钟、电子油耗表、电子温度计、电子车速里程表、电子转速表、旅程计算器、燃料消耗计、电子定时、电子化图示仪表盘、电话及其通信装置、各种报警(灯丝切断,排气温度,水面,液面,未关门,未系安全带等)。 仪表通信类即将采用的新技术主要有大型电子化薄式仪表盘、多路信息传输、光纤通信传输、惯性导航、卫星导航、屏幕显示街道图及交通阻塞状况图、多功能综合屏幕显示等。 2.发动机及传动系 发动机及传动系已经采用的技术主要有交流发电机的整流及集成调节器、电子点火(全晶体管式,集成式,无触点分电器式,一体化点火线圈式)、点火正时控制、废气再循环控制(氧传感器)、燃油喷射电子控制、电子控制化油器、柴油机最佳参数电子控制(喷射,进气,正时等)、发动机最佳参数电子控制(空燃比,点火,废气再循环,怠速,爆燃控制,喷射控制等)、车速自动控制、柴油机启动控制、增压器自动控制、变速器电子控制、离合器电子控制、却系电子控制、冷启动控制、换挡提示器、发动机停缸控制、车速感应的动力转向装置等。 发动机及传动系即将采用的新技术主要有发动机气缸电子控制、发动机和传动系综合控制、无级变速和自适应速度控制、热电变换、蓄电池容量余值显示、自动巡航系统、电子控制消声器、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等。 3.安全方面 安全方面已经采用的技术主要有电子防抱制动控制、驱动防滑控制装置、电子主动悬架控制、电子控制四轮转向系统、安全气囊自控装置、刮水器自动控制、速度控制(限速与恒速)、车窗自动控制、轮胎气压报警、防盗报警、防撞车间距报警、未系安全带报警、安全带自动锁紧控制、明暗灯光控制、冲撞记录仪 、前大灯控制、后视镜控制、电子门锁等。 安全方面即将采用的技术主要有路面状态显示、防碰撞自动控制、死角处障碍物报警、安全雷达、制动管路故障应急制动、睡眠检测报警、司机突病时自控、电子操纵紧急制动、酒醉检测安全自控、后视摄像及屏幕显示、声音合成报警系统、故障预警提示系统、倒车测距系统等。 4.舒适性方面 舒适性方面已经采用的技术主要有空调自动控制、座椅自动调整、自动照明、红外线控制车门开关、车窗及车门自动开关(声控)、高级立体音响、无线电调谐自动预选、无钥匙开车、车用电视机及音响等。 舒适性方面将要采用的技术主要有全自动空调(温度、湿度、清洁度、含氧量)系统、道路交通信息指示表、行驶路线最优化选择控制、声控驾驶等。 第二章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 本章教学要求: 1、了解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2、熟练掌握燃油供给、空气供给工作原理; 3、了解电子控制系统过程; 4、掌握故障诊断系统的应用。 重点: 1.燃油供给、空气供给工作原理; 2.电子控制系统过程。 难点: 1.汽油机的进气和排放控制; 2.电子控制系统过程。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练结合、启发式 §2-1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功用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功用是控制燃油喷射式发动机的空燃比和点火时刻。 二、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基本组成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尽管类型不少,品种繁多,但它们都具有相同的控制原则: 即以电控单元(ECU)为控制核心,以空气流量和发动机转速为控制基础,以喷油器、怠速空气调整器等为控制对象,保证获得与发动机各种工况相匹配的最佳混合气成分和点火时刻。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大致可分为空气供给系统、燃油供给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