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六、中国古典园林.doc

发布:2015-09-10约9.92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六、中国古典园林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在扬州瘦西湖划船,远方的主景是白塔,通向白塔的两岸是长堤春柳。从湖中看两岸长堤春柳与远方白塔形成的构景手法是( )。 A.对景 B.夹景 C.借景 D.添景 2.透过葡萄、石榴、老梅、修竹等图案的窗隙,可见园外的美景。这类窗户的构景作用是( )。 A.对景 B.障景 C.借景 D.漏景 3.北京颐和园内,在昆明湖和万寿山之间的湖畔种有不少垂柳,这些垂柳的构景作用是( )。 A.抑景 B.框景 C.借景 D.添景 4.在上海大观园内,登大观楼可观赏怡红院、潇湘馆、蘅芜院;同样,登怡红院、潇湘馆、蘅芜院也可观赏大观楼,这种构景手法称( )。 A.对景 B.障景 C.借景 D.添景 5.南京中山陵、北京颐和园、北京中山公园分别属于( )。 A.规则式园林、混合式园林、自然式园林 B.规则式园林、自然式园林、混合式园林 C.混合式园林、规则式园林、自然式园林 D.自然式园林、混合式园林、规则式园林 6.《园冶》是中国古代造园专著,为著名造园家( )撰写。 A.陈丛周 B.蒯祥 C.喻皓 D.计成 7.北京颐和园中的谐趣园是仿照( )而建的。 A.寄畅园 B.个园 C.可园 D.清晖园 8.上海豫园鱼乐榭有一上实下空的墙,遮挡了原来流水较近的短处,产生了源远流长的效果,这是( )的神来之笔。 A.抑景 B.框景 C.障景 D.借景 9.中国古典园林中,借景的方法有多种,如借池塘中的鱼称为( )。 A.远借 B.邻借 C.仰借 D.俯借 10.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转折点是在( )。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D.唐宋时期 11.中国古典园林的成熟阶段是在( )。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D.唐宋时期 12.我国私家园林多与历史名人有关,与李清照相关的是( )。 A.苏州拙政园 B.绍兴沈园 C.济南漱玉泉 D.成都望江楼 13.( )类建筑是全园的野境、画境、意境的汇集点。 A.厅堂 B.楼阁 C.亭榭 D.馆斋 14.登上杭州花港观鱼的藏山阁,远处的南屏山、西山层林尽人眼帘,这是( )。 A.抑景 B.借景 C.框景 D.添景 15.用山、石、花等将园林中一些不足或丑陋之处加以掩盖或处理,使之变成一种美景的方法叫( )。 A.框景 B.夹景 C.障景 D.抑景 16.当某风景点在远处,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林花卉屏障起来,使此风景点更显出诗情画意,这种构景手法叫( )。 A.夹景 B.框景 C.透景 D.借景 17.在颐和园后山的苏州河中划船,远方的苏州桥主景,为两岸起伏的土山和美丽的林带所夹峙,构成明媚动人的景色。这属于造园手法中的( )。 A.抑景 B.框景 C.夹景 D.添景 18.我国现存占地面积最大的帝王宫苑是( )。 A.颐和园 B.承德避暑山庄 C.拙政园 D.清晖园 19.著名太湖石“玉玲珑”是( )的主要景观之一。 A.可园 B.豫园 C.个园 D.留园 20.引渭水作长池,并在池中筑蓬菜山以象征神山仙境的上林苑是由( )下令修建的。 A.汉武帝 B.唐太宗 C.秦始皇 D.康熙皇帝 21.站在杭州白堤垂柳下观赏远景时,西湖美景因为有倒挂的柳丝作为装饰而生动起来,这就是造园手法中的( )。 A.抑景 B.框景 C.借景 D.添景 22.园名出自于王羲之的诗句“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的寄畅园在( )。 A.无锡 B.苏州 C.东莞 D.杭州 23.以下选项中与陆游、唐琬的爱情故事有关的园林景观是( )。 A.避暑山庄 B.绍兴沈园 C.济南漱玉泉 D.成都望江楼 24.豫园位于上海南市区城隍庙,始建于明代,园主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