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批判性思维第3章.doc

发布:2017-09-08约1.83万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论证的语言 语言是论证的载体。尽管不能排除利用图像等视觉手段表达一个论证的可能性,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和语言相配合,视觉手段才能真正形成一个论证。论证的语言可以是人工语言或形式语言,也可以是自然语言。论证面向的听众或受众不同,选用表达论证的语言就会不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构建和评价的论证是用自然语言表述的。 第一节 自然语言的特性 自然语言丰富而生动,这一特点成为它完成某些艺术功能的基础(如幽默、笑话、相声),但也成为扰乱论证的一个源泉。为了克服这种干扰,形式逻辑创建了形式语言。哲学家弗雷格把自然语言比喻为眼睛,形式语言比喻为显微镜。眼睛的用途广,又能适应多种多样的情况。就这一点而言,它大大胜过显微镜。但是,在面对分辨的灵敏度要求较高时,显微镜能完成任务,而眼睛就无法应付了。 一、自然语言意义的多重性 自然语言是历史地形成的。但是,由于人类所面临的事物数量庞大,因而出现一词多用的情况。在使用词语的过程中,使用者不仅确认语词最一般的理性意义,而且也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给语词附加了其他的意义。由此所造成的语词意义的多重性,给人们的语言交际带来些麻烦。 (一)语词意义的多重性 依据现代语义学,自然语言语词的意义有7种类型。 1.理性意义:也称认知意义或外延意义。这是语言交际中所表达的最基本的意义,这种意义被收录在词典里,成为“标准”意义。但一个语词可以是多义的,例如“道”就有10余个意义。这些意义都是标准意义。在具体的语境中,究竟语词的哪个意义被人们所用,通常要依靠上下文加以确定。理性意义之所以还被称为外延意义,因为它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或概括,而且,随着事物的变化,一个词语的词义可能扩大或缩小。在这一意义上,语词即概念。理性意义可以分解成若干语义成分加以理解。例如,“妇女”=人+女性+成年。 2.内蕴意义:附加在理性意义上的意义。它可以因人、年龄、社会、时代、国家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家”这个词的意义可能因人而异。家的理性意义之一是“家庭的住所”。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家被附以“温暖”、“舒适”、“静谧”的内蕴意义。但对某些人来说,家被附以“烦心的”、“冷淡的”、“吵闹的”的内蕴意义。内蕴意义形成词义的褒贬。据新华网2004年12月25日报道,日本厚生劳动省决定从24日开始在日常文件中将“痴呆症”改称为“认知症”,比如将“老年痴呆症患者”改称为“老年认知症患者”。参照这一决定,有关法规也将从明年开始修改“痴呆症”这一用语。从2005年4月开始,有关机构将集中进行广告宣传,力图在日本民众中普及这一用语。“痴呆”一词含有轻蔑之意,容易被理解为“什么都不懂”,让病人感到不快并从心里厌恶这一用语。厚生劳动省把“痴呆症”改为“认知症”,目的是要消除“痴呆”一词带来的上述消极影响。《读卖新闻》25日也决定,自本月26日开始,把“痴呆症”改写为“认知症”将是该报报道中的一个原则。 3.风格意义:语言运用的社会环境所赋予的意义,即由于使用场合的不同,词语在交际中表达出的不同意义。例如,个人风格通过他的口头禅或常用的语词和表述方式体现出来;某一地区或某一社会阶层的惯用语;不同历史时期的语言。从语段、篇章的风格来看,不同的交际手段(口头语或书面语)、不同的交际方式(独白或对话),会有不同的风格意义。不同行业的用语(法律、科技、广告、教学用语等)、不同功能的文体(工作报告、讲演词等)也有不同的风格意义。当然,作家的风格也有风格意义。有些语词的理性意义相同,只是风格意义相异,例如,“父亲”和“老爸”。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交际手段和方式的语段风格和论证密切相关。 4.情感意义:讲话者、作者表达自己感情和态度的意义。这不是一种独立的意义,它通过理性意义、内蕴意义、风格意义,或者借助语调或感叹词等手段才能表现出来。 5.联想意义:这是能引起听众联想的意义,即一个语词的使用使人们联想到别的事情。语言中的禁忌词之所以常常用委婉词语来代替,就是为了避免某些语词的使用引起不好或不舒服的联想。例如,庆典给别人送一个大钟(表),不能说“送钟”,因为这个词使人联想到“送终”。 6.搭配意义:有些语词(主要是同义词),尽管有共同的基本意义,但搭配能力不同,因而其意义也有所区别。这也就是适合于用在某一个语境中的意义。例如,“意义”和“意思”有时是同义的,但“一个有意思的人”和“一个有意义的人”不同。当然不同风格的语词也不能搭配使用。 7.主题意义:组织信息的方式(语序、强调手段)所传递的意义。一般通过词序和各种强调方式来表达不同的意义。例如,列宁曾说过,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条件下,有时强调的是历史唯物主义,有时强调的是历史唯物主义。 使用论证时,一方面要关注语词的理性意义以及多重理性意义可能造成的交际障碍;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各种附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