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_50001_10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转换生产基础地理实体数据技术规范》.pdf

发布:2025-01-08约2.8万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概况

1.1任务来源

2024年7月29日自然资源部下达《2024年度自然资源标准制修订工作计

划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4〕36号),本标准是自然资源部发布的2024年自

然资源测绘行业标准计划项目之一,项目编号:202432008,标准计划名称《1∶

50001∶10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转换生产基础地理实体数据技术规范》。

本标准由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测绘分技术委员会归口,由自然资源

部第六地形测量队牵头起草。计划周期:18个月。

1.2目的意义

(一)满足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的需要。实景三维中国是国家新型基础设施,

是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总体实施

方案》(自然资发〔2023〕31号)明确要求“要完善数据获取、处理、建库、服务

全产业链条技术标准,形成科学先进、层次分明的标准体系。”地理实体数据是

实景三维的核心成果。如何充分利用已有基础测绘地理信息要素数据转换生产

基础地理实体数据,完成存量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实体化改造,是实景三维中

国建设的关键。

(二)填补中比例尺地理实体转换生产标准体系的空白。目前自然资源部

已印发了12项新型基础测绘与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技术文件,其中我单位牵头编

制的技术文件10《1∶50001∶10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转换生产基础地理

实体数据技术规程》已正式立项行业标准并在编制中。该标准的制定,不仅填补

了中比例尺存量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转换生产基础地理实体数据标准的空白,

1

还与正在编制的大比例尺和即将编制的小比例尺存量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转

换生产基础地理实体数据标准形成一个完整的标准体系。

(三)引领地理实体数据生产技术。近年来,各地开展了实景三维中国建

设试点,利用存量基础地理要素数据转换生产地理实体数据的生产工艺流程已

走通,生产技术已基本成熟,支撑软件也研发成功,已完成多个城市的存量基础

地理信息要素数据转换生产地理实体数据。通过本标准研制,可以进一步统一规

范存量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转换生产地理实体数据,形成一个完整的存量基

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转换生产地理实体数据的技术体系,引领基础地理实体数

据生产。

1.3主要起草人及工作分工

编制任务下达后,自然资源部第六地形测量队为牵头单位,自然资源部测

绘标准化研究所、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国家测绘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广州

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市规划编制研究和应用技术中心、山

东省国土测绘院、江苏省基础地理信息要素中心等共同成立了编制组,编制单位

的任务分工见表1。

表1编制单位的任务分工

单位名称负责起草的标准技术内容要点项目实施中的其他任务

1、负责本标准的统筹组织协调与编写、统稿、

内部意见修改、初审、以及相关征求意见、审

1、标准技术内容总体设计与主

查意见的汇总整理修改、送审材料、报批材

要技术指标确定;

自然资源部料、标准审查中心配合、出版社配合等;

2、负责本标准第5、9章的标准

1第六地形测2、牵头本标准前言、第1章范围、第2章规范

组织调研、编写和试验验证;

量队性引用文件、第3章术语与定义、第7章映射

3、参与本标准前言、第1—3、

转换、第8章语义化处理、第9章元数据制

7-11章的调研、编写。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