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PAGE
1-
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要求
(1)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掌握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学生应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能够紧跟国内外政治经济学研究前沿,具备较强的理论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2)本培养方案要求学生系统学习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同时掌握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定量分析方法。在课程设置上,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此外,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外语水平,能够阅读和撰写外文文献,拓宽国际视野。
(3)培养的学生应具备以下基本要求:一是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掌握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独立进行经济学研究;三是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四是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职业道德,能够遵守学术规范,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五是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够在学术研究和实际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安排
(1)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三个层次。公共基础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政治学、法学、统计学等,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知识。专业基础课涵盖政治经济学理论、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强化学生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专业选修课则提供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相关领域的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2)教学安排上,本培养方案实行学分制,学生需修满规定学分方可毕业。第一学年主要完成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第二学年重点进行专业选修课的学习,并开始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此外,学生还需参加各类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活动,以拓宽学术视野。课程教学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实践环节方面,学生需参加实习、调研、实验等环节,以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实习环节安排在第二学年,学生可选择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或科研机构进行实习,了解社会经济运行现状。调研环节则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选取特定主题进行实证研究,撰写调研报告。实验环节则通过计量经济学软件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环节与创新能力培养
(1)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环节旨在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首先,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实习,让他们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业等实际工作环境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习期间,学生将参与项目策划、数据收集、政策分析等工作,从而加深对政治经济学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理解。
(2)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创新实验项目。这些项目由导师指导,学生自主选题,旨在通过实验设计、数据分析、论文撰写等环节,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创新实验项目不仅包括传统的计量经济学实验,还包括政策模拟、模型构建等前沿领域的研究。通过这些项目,学生能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独立开展研究的能力。
(3)此外,本培养方案还鼓励学生参与学术交流与合作。学生可以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与专家学者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和研究方向。同时,通过跨学科合作项目,学生能够与不同领域的学者共同探讨问题,激发创新火花。此外,学校还设立创新基金,支持学生的创新研究项目,为学生提供资金保障。通过这些实践环节,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也为将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四、学位论文与毕业要求
(1)学位论文是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环节,旨在检验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论文选题要求紧密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和学术前沿,鼓励学生选择具有现实意义和创新性的课题。根据近三年的统计数据,约有80%的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成功完成学位论文,其中约60%的论文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
(2)学位论文的撰写遵循严谨的学术规范,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写作技巧和良好的数据分析能力。以2022年为例,共有45篇学位论文中,有35篇论文采用了定量分析方法,其中25篇使用了计量经济学模型。这些论文涉及的主题包括宏观经济政策、产业结构调整、国际贸易等,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3)毕业要求方面,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和答辩。根据学校规定,学位论文答辩合格率通常在90%以上。以2021届毕业生为例,共有120名学生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其中112名学生顺利通过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