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九章-药物化学.ppt

发布:2016-01-17约3.13万字共13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喹诺酮类药物的构效关系 构效关系研究 异烟肼 Isoniazid 雷米封(Rimifon) 4-吡啶甲酰肼 (4-Pyridinecarboxylicacidhydrazide) 与金属离子络合 Cu 2+,Fe3+,Zn2+ 与Cu 2+ -酸性条件成一分子螯合物,呈红色 -pH7.5时,成两分子螯合物 稳定性 微量金属离子的存在可使Isoniazid溶液变色 -配制时,应避免与金属器皿接触 本品受光、重金属、温度、pH等因素影响变质后,分解出游离肼 -毒性增大,变质后不可药用 碱性溶液中分解 在碱性溶液中,有氧或金属离子存在时,可分解为下列物质 还原性 弱氧化剂 氧化 生成异烟酸,放出氮气↑ -如在酸性条件下,用溴、碘、溴酸钾等氧化 -与硝酸银作用,被氧化为异烟酸,析出金属银 第六节 抗寄生虫药 antiparasitic drugs 三、抗疟药(antimalarial drugs) 将chloroquine的脂肪双氨基侧键改成取代氨酚侧链,得到咯萘啶(malaridine),它能有效杀灭裂殖体,抗疟疗效显著,而且对chloroquine有耐药性疟原虫感染有效。chloroquine的另一个衍生物为哌喹(piperaquine),其抗疟作用与chloroquine类似,由于口服吸收后贮存于肝,以后缓慢释放进入血液,故作用持久。临床上用于疟疾疟状的抑制性预防 咯萘啶 malaridine 哌喹 piperaquin 第六节 抗寄生虫药 antiparasitic drugs 三、抗疟药(antimalarial drugs) 磷酸氯喹 chloroquine phosphate 化学名:N′,N′-二乙基-N4-(7-氯-4-喹啉基)-1,4-戊二胺二磷酸盐 N4-(7- chloro-4-quinolinyl)-N′,N′-diethyl-1,4-pentanediamine diphosphate 第六节 抗寄生虫药 antiparasitic drugs 三、抗疟药(antimalarial drugs) 氯喹的作用机制 能进入疟原虫体后,其分子插入DNA双螺旋链之间,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从而影响DNA复制、RNA的转录和蛋白质的合成。chloroquine及其衍生物在其4位和7位分有氨和氯原子,氨基侧链两个氮原子间均为四个碳,此碳链长度恰与疟原虫体DNA双螺旋浅沟之间的距离相适应,使两端N+与DNA两个链上的PO3-4形成离子结合,而7位上Cl则与双螺旋中鸟嘌呤上的带正电的氨基产生静电吸引。结果药物分子则牢固插入DNA双螺旋之间,如这两个基团结构发生改变,则抗疟作用减弱或消失。再者,chloroquine为弱碱性药物,大量进入疟原虫体内,必然使其细胞液的pH增大,形成对蛋白质分解酶不利的环境,使疟原虫分解和利用血红蛋白的能力降低,导致必需氨基酸缺乏,也可干扰疟原虫的繁殖。 第六节 抗寄生虫药 antiparasitic drugs 三、抗疟药(antimalarial drugs) 氯喹的合成 氯喹的代谢 主要代谢物为去乙基氯喹,对于敏感的恶性疟,去乙基氯喹与氯喹等效,而对于耐药的恶性疟原虫,这种代谢物活性则明显减少 第六节 抗寄生虫药 antiparasitic drugs 三、抗疟药(antimalarial drugs) (二)青蒿素类抗疟药物 青蒿素 双氢青蒿素 蒿甲醚 artemisinin dihydroartemisinin artemether 青蒿素(artemisinin)为我国科学家在1971年首次从菊科植物黄花蒿(Aremisia annua Linn.)中分离提取的新型结构的过氧化物倍半萜内酯 第六节 抗寄生虫药 antiparasitic drugs (二)青蒿素类抗疟药物 青蒿素对疟原虫红细胞内型裂殖体有高度的杀灭作用,对抗chloroquine株恶性疟原虫引起的感染同样具高效、迅速的抗疟作用,是目前用于临床的各种抗疟药中起效最快的一种,但具有口服活性低、溶解度小、复发率高、半衰期短等缺点。因此,以其为先导化合物相继合成或半合成了大量的衍生物。其中将C-10羰基还原得到的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抗疟作用比artemisinin强1倍,它也是artemisinin在体内的还原代谢物,dihydroartemisinin经醚化后可得蒿甲醚(artemether)、蒿乙醚(arteether),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