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件--内镜的清洗与消毒.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内镜及附件用后应当立即清洗、消毒或者灭菌。 5)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剂、消毒器械或者其它消毒设备,必须符合《消毒管理办法》的规定。 6)禁止使用非流动水对内镜进行清洗 * 软式内镜的清洗 水洗 酶洗 清洗 * 如何做好清洗 接受专业培训 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 一颗负责任的心 清洗步骤要点 水洗 用毛刷刷洗管腔(两头要见刷头) 清洗用的纱布应一次性使用 清洗刷应当一用一消毒 整个水洗过程必须达到3分钟 * 酶洗 1、配置和浸泡时间按产品说明书(约3-5分钟) 2、各管道灌满多酶洗液 3、擦干后的附件、各类按钮和阀门用多酶洗液浸泡。(附件还需在超声清洗器内清洗5~10分钟) 4、多酶洗液应当每清洗1条内镜后更换 * 清洗 多酶洗液浸泡后的内镜用水枪或注射器彻底冲洗各管道,以去除管道内的酶洗液及松脱的污物。直到沒有泡沫为止(无泡多酶清洁剂好沖洗不易残留)。 * 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必须对当日拟使用的消毒类内镜进行再次消毒。如采用2%碱性戊二醛侵泡,消毒时间不少于20分钟,冲洗、干燥后,方可用于患者诊疗。 * 内镜的消毒或灭菌 消毒方法 消毒时间 注意事项 * 内镜的消毒或灭菌方法 压力蒸汽灭菌 环氧乙烷或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 2%碱性戊二醛浸泡、 其他获得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的消毒剂与消毒器. * 内镜清洗消毒登记内容: 病人姓名 使用内镜的编号 清洗时间 消毒时间 操作人员姓名 灭菌流程 一、手术后立即用流动水清洗血液、粘液等残留物质,并擦干。 二、将擦干后的内镜置于多酶洗液中浸泡,时间按使用说明。 三、清洗内镜各部件,管腔用高压水枪彻底冲洗,可拆卸部分必须拆开清洗。 四、超声清洗器清洗5~10分钟。 硬式镜清洗灭菌流程 五、超升清洗后用流动水清洗 六、高压气枪吹干镜身 七、压力蒸汽或低温等离子灭菌 * 内镜的储存 灭菌后的内镜及附件应按无菌物品储存要求储存,存放时间取决于包装方式与存放条件。 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1、消毒剂浓度必须每日定时监测并做好记录,保证消毒效果。消毒剂使用的时间不得超过产品说明书规定的使用期限。 2、消毒效果监测 生物学监测:消毒内镜每季度监测,灭菌内镜每月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 消毒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20cfu/件,不能检出致病菌;灭菌后内镜合格标准为:无菌检测合格。 * 内镜的消毒效果监测采用以下方法: 采样方法:监测采样部位为内镜的内腔面。用无菌注射器抽取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缓冲液,从待检内镜活检口注入,用15ml无菌试管从活检出口收集,及时送检,2小时内检测。 * 灭菌效果监测 物理监测 化学监测 生物监测 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 1. 内镜诊疗和清洗消毒人员应具备内镜清洗消毒知识,接受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 2 .清洗消毒室与诊疗室应分开设置,通风良好。 (1)清洗消毒室应配备相应清洗消毒设备。 1)基本清洗消毒设备:专用流动水清洗消毒槽、负压吸引器、超声清洗器、高压水枪、高压气枪(硬镜必备)、擦镜台、干燥设备、计时器,相应的消毒、灭菌器械,50ml注射器、各种刷子、纱布、棉棒等消耗品。 2)清洗消毒剂:多酶洗液、适用于内镜的消毒剂、75%乙醇。 3)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设备与储镜柜应分开。 * 3 .内镜及附件的数量应与医院规模和接诊患者数相适应,清洗、消毒或灭菌应符合医疗机构的灭菌原则。 4 .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时,应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抗湿罩袍或围裙、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帽子、手套等。 * 5. 内镜室应当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的登记工作,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就诊患者姓名、使用内镜的编号、清洗时间(包括水洗、酶洗、清洗时间)、消毒时间(包括消毒和冲洗时间)以及操作人员姓名等。 6. 浸泡消毒或灭菌内镜的消毒剂应每日监测浓度并记录。 7. 消毒后的内镜应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并记录;活检钳及灭菌后的内镜应每月进行生物学监测并记录。 * 安全的内镜诊疗 医护 安全 患者 安全 内镜 安全 环境 安全 * 谢 谢 * 内镜清洗消毒的规范管理 张 敏 内镜 软式镜 硬式镜 气管镜 支气管镜 胃镜 十二指肠镜 结肠镜 乙状结肠镜 小肠镜 胆道镜 …… 腹腔镜 胸腔镜 关节镜 喉镜 食道镜 宫腔镜 膀胱镜 …… * 清洗消毒是良心的工作 清洗消毒是专业性的工作 清洗消毒如果沒有规范的操作,既危害他人也危害自己 设备的维护从日常开始 ------故障往往也是日积月累出來的 * 内镜清洗消毒现状 我院内镜数量少; 不注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