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说课稿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docx

发布:2025-01-12约3.19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问题的定义及分类;

2.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等;

3.环境问题的成因、影响及解决措施;

4.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及治理措施;

5.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地理实践素养:通过分析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

2.地理思维素养: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对环境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综合分析,形成科学的地理观念。

3.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4.科学素养:通过探究环境问题的成因、影响及解决措施,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精神。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已经学习了地理基础知识,包括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和相互关系;

-学生对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如气候变化、水资源问题等;

-学生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环境问题的案例分析,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等。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学生对环境问题具有较高的关注度,对改善环境有积极的态度;

-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学生的学习风格多样,有的喜欢独立思考,有的善于合作交流,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可能对一些环境问题的专业术语和概念理解不深,需要教师进行适当解释;

-学生可能对环境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措施缺乏系统性的认识,需要教师提供清晰的框架和逻辑;

-学生在分析环境问题时可能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案例分析,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室、投影仪、电脑、地理信息系统软件(GIS)

-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在线学习平台

-信息化资源:电子版教材、教学PPT、相关环境问题案例资料、视频资料

-教学手段:小组讨论、案例分析、问题探究、角色扮演、头脑风暴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展示一组环境问题的图片(如全球变暖的图表、污染的河流等),引导学生关注当前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提问学生:“你们认为当前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激发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环境问题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从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讲授新知(20分钟)

-介绍环境问题的定义及分类,让学生明确环境问题的范围。

-通过PPT展示,详细讲解全球变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等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影响和解决措施。

-结合实际案例,如我国近年来发生的严重污染事件,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后果。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3.巩固练习(10分钟)

-分组讨论:让学生针对某一具体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并讨论其可行性。

-快速问答:教师提问,学生抢答,检验学生对环境问题知识的掌握程度。

4.课堂小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总结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强调环境问题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5.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一道关于环境问题的研究性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选择一个环境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成因、影响及解决措施。

-要求学生在下节课前提交作业,并在课堂上分享研究成果,以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我们共同的未来》(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报告)

-《地球怎么了:环境问题深度解析》

-《环境保护法》及相关政策文件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环境保护》

-国际环境组织报告,如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地球生命力报告》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研究某一特定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如全球变暖对冰川融化速度的影响。

-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解决环境问题方面的政策和措施,比较其效果。

-调查本地环境问题,如城市空气质量、水资源利用情况等,并提出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