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复习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复习 本单元与其它单元内容的联系: [重点难点扫描] 重点: 1.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3.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 4.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 5.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6.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 的重要性。 “燃烧的条件”实验探究 实验设计 1——只用白磷 灭火原理的探究 “灭火器原理” 活动与探究 甲烷燃烧 3.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迁移应用 4、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专题 人类生活对能量的利用: ⒈生活燃料的利用:如做饭、取暖等; ⒉利用燃烧产生的能量:如发电、冶金、发射火箭等; ⒊爆炸产生的能量:如开山炸石等; ⒋食物在体内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热量,可维持体温供给日常活动所需的能量。 “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 * * 氧气的助燃性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CO2会造成温室效应 CO可以做燃料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1、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专题 燃烧条件 灭火方法 与氧气接触 温度达到着火点 可燃物 破坏燃烧的条件,三者破坏其一就可灭火,也可同时都破坏 思路点拨 设计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方案时,要考虑:燃烧与哪些因素有关? 设计对比实验的关键 :“控制变量”。 相关考点:描述现象;解释原因;书写化学方程式等 现象 实验步骤 ①冷水中、不通空气 ②冷水中、通空气 ③热水中、不通空气 ④热水中、通空气 白磷不燃烧 白磷不燃烧 白磷不燃烧 白磷燃烧 实验设计 2——只用红磷 现象 实验步骤 将少量红磷放置在铁板上 细沙完全覆盖红磷,用酒精灯加热铁板一段时间 红磷不燃烧 红磷燃烧 过一会儿,撤酒精灯,立即将沙子拨开露出红磷 红磷不燃烧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b试管中红磷、热水中白磷都没有燃烧的原因是①??????????? ;②???????????? 。 a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 ? 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 解 释 现 象 【反思与评价】 (1)改进后的图12装置与图11装置比较,优点是???????? 。 (2)小林同学指出图1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1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 ?? 。 【改进与实验】图12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 思路点拨:防止磷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如何将一支点燃的蜡烛熄灭? 思路点拨 灭火的三个原理:一是移走可燃物;二是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至其着火点以下;三是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例】(2008·天津)下图所示的是家庭中常用的几种灭火方法,请将相应方法的灭火原理,填在表中对应的空白处。 【答案】隔绝氧气(或空气);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解析】图Ⅱ是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住后,锅内的可燃物就与氧气隔绝,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图Ⅲ是桌椅着火,用水浇后,桌椅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思路点拨 浓盐酸与碳酸钠浓溶液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CO2气体,造成瓶内气压增大,将液体和气体一并压出, CO2比空气重,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氧气而灭火。 (09·东营)据都市晨报报道,2009年1月13日一天徐州市就发生火灾19起。干粉灭火器是常用的灭火器之一,它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白色干粉来灭火。这种灭火器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火灾,其中干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NaHCO3),它受热后生成纯碱(Na2CO3) 、水和二氧化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氢钠的性质 。 (2)灭火时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白色粉末状固体,受热能分解 2NaHCO3 Na2CO3 + H2O + CO2 ↑ (09福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9年1月,某市酒吧发生一起特大火灾。该事故的起因是几个年轻人在酒吧内燃放烟花,引燃聚氨酯泡沫塑料天花板,聚氨酯泡沫塑料燃烧产生大量有毒烟气,造成人员中毒伤亡。 材料二:氢氧化镁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当温度达到380℃时,氢氧化镁开始分解出水蒸气,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利用氢氧化镁这一性质,将它添加在塑料等易燃性材料中能起阻燃作用。 (1)燃着的烟花在引发这场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 。(填标号) A. 提供氧气 B. 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 提供可燃物 (2)根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