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残留与农产品安全》教学大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农药残留与农产品安全》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农药残留与农产品安全
课程编号
1234030
英文名称
Pesticide Residues and Products Safety
课程类型
科类选修课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24
实验学时
12
实践学时
学分
2
预修课程
适用对象
植保、生态
课程简介
(200字左右)
本课程全面介绍农产品中的主要污染物及来源,农药残留田间试验的要求,以及农药残留分析的前处理技术和检测技术,包括常用的仪器分析技术和生物测定技术。能使学生掌握现代分析仪器的使用以及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能根据具体残留样品设计农药残留量测定实验方案,并应用分析仪器进行检测。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化学农药的广泛应用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农药残留问题,随着人们对农产品安全的日益关注,学生在了解病虫草害发生发展规律及运用农药防治病虫草害的同时,了解农药使用后,农产品及环境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技术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检测的最新发展动态;了解农药安全使用准则和农药最大允许残留量的意义;了解农药残留现代前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掌握农药残留常用分析仪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能独立设计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田间试验方案,并运用现代分析仪器对具体农药进行检测。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章节
章节内容
讲课
实验
实践
合计
绪论
食品中的主要化学物质及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2
2
第二章
农药残留田间试验
1
1
第三章
农药残留分析的质量控制
1
1
第四章
农药残留分析的前处理技术
4
8
第一节
样品制备原理
0.5
第二节
样品提取技术
1.5
第三节
样品净化技术
1.5
第四节
样品浓缩技术
0.5
第五章
农药残留分析检测技术
8
21
第一节
气相色谱检测方法及应用
3
第二节
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及应用
3
第三节
色-质联用技术
3
第四节
酶抑制法与免疫测定技术
3
第五节
农药多残留检测技术
1
第六章
学生讲座
3
3
合计
24
12
36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 绪论
1. 食品中的主要化学有害物质
2.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习题要点:食品中的主要化学有害物质分类;农药残留和残留毒性;农药残留的来源。
本章重点、难点:农药残留及相关概念;农药残留的主要来源。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食品中的主要化学有害物质的种类及对人体的危害;理解农药残留的主要来源;掌握农药残留分析的特点和程序;掌握农药残留、最大残留限量和每日允许摄入量的概念。
第二章农药残留田间试验
1. 农药残留试验的原则和要求
2. 农药残留田间试验的内容
习题要点:农药残留试验的三要素;农药残留田间试验的主要内容。
本章重点、难点:农药残留田间试验方案设计。
本章教学要求:理解农药残留试验的原则和要求;掌握农药残留田间试验方案的设计。
第三章 农药残留分析的质量控制
1. 农药残留分析实验室的基础条件
2. 残留分析方法可靠性的确认
3. 农药残留分析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
习题要点:常用化学试剂的级别,标签的颜色;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的可靠性的衡量。
本章重点、难点:农药残留分析方法可靠性的确认。
本章教学要求:理解农药残留分析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掌握方法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的概念及数据处理。
第四章 农药残留分析前处理技术
1. 样品制备原理
2. 样品提取技术
3. 样品净化技术
4. 样品浓缩技术
习题要点:样品提取技术及对提取溶剂要求;样品净化技术;柱层析用吸附剂的要求; 样品制备效果的确认。
本章重点、难点:样品提取、净化技术及其原理
本章教学要求:理解样品制备的原理;掌握常用的样品提取、净化、浓缩技术。
第五章 农药残留分析检测技术
第一节 气相色谱检测方法及应用
1. 气相色谱基本原理
2. 气相色谱仪器及操作
3. 定性定量分析
习题要点:气相色谱仪的基本结构;气相色谱仪常用检测器的检测原理和特点。
本节重点、难点:气相色谱仪的基本结构;常用检测器及其原理、特点。
本节教学要求:了解气相色谱的基本原理和气相色谱仪的基本结构;理解气相色谱仪的几种常用检测器的检测原理、特点及应用。
第二节 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及应用
1. 液相色谱基本原理
2. 液相色谱仪器及操作
3. 定性定量分析
习题要点:对流动相进行在线或离线脱气和过滤处理的原因;HPLC和GC在分离原理、仪器构造和应用范围几方面的异同点。
本节重点、难点:液相色谱仪的基本构造;常用检测器及其原理、特点。
本节教学要求:了解液相色谱的基本原理和液相色谱仪的基本结构;掌握HPLC和GC在分离原理、仪器构造和应用范围几方面的异同点。
第三节 色-质联用技术
1. 质谱技术
2. 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