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英语的国际化与本土化.pdf

发布:2018-03-19约2.47万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6 · 国外外语教学(bZTA)2003年第3期 英语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南京大学文秋芳 俞 希 提 要:本文讨论了全球化背景下英语的国际化和本土化能否和谐共存的问题。全文分四部 分。第一部分概述了众学者对这一问题针锋相对的两种看法。第二部分提出了可以实现英语国 际化与本土化共存的“双层英语”假设,并说明该假设的关键是可理解度。第三部分以《2I世纪》英 文报纸为实例,检验“双层英语”假设。第四部分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得出结论:只要跨文化交际双 方能采取合作、宽容的态度,英语的国际化和本土化就能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关键词:英语国际化、英语本土化、可理解度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趋明显的形势 影响,本土化英语很可能难以为外人理解。 下,英语已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通用语言。 “中国英语”,他们指出“中国英语”的本土化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Crystal(1988)就指 出,在全世界7亿操英语者中,有4亿来自非 特征包括由低质量外语教学所导致的陈腐语 英语国家。随着20世纪90年代国际互联网 的普遍使用,英语国际化的趋势更加势不可 新加坡语境下,任何“新英语”的出现都是源 挡。然而英语在国际化的同时,又出现了本 于“不完善的学习”,第二语言操用者必须遵 土化倾向。带有强烈地域色彩的新加坡英 循本族语规范,决不能另立标准。与上述意 语、印度英语、菲律宾英语的出现就是英语本 见相反,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英语本土化是英 土化的最好例证。众所周知,任何一种语言 语国际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它有其存 都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两个功能。从工具性 在的合理性,我们不应该对其过多地批评与 的角度来看,科技交流加速了英语国际化;从 指责,而应该给其合法地位。例如,Kachru 人文性的角度来看,各国间的文化交流则促 (1985:213)指出:“本土化是语言充满活力的 进了英语的本土化。不少人认为国际化与本 表现,是语言创新的结果。它体现了外来语 土化是一对矛盾,两者难以共存;要强化国际 言的地方性功能、新语境下的‘会话文化’和 化,就必须反对本土化;要纵容本土化,就必 交际策略,以及来自地方语言的‘迁移”’。 然影响国际化。本文试图从理论与实践两个 层面说明,只要正确处理国际化与本土化两 语的语法规律后,公开主张:这些语法规律是 者的关系,两者不仅不会产生矛盾,相反还能 标准英语的不同类型,而不是不可接受的错 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一、对“英语国际化与本土化”的争议 英语的标准会更多地以非本族语者操用的英 早在20世纪80年代,英语国际化与本语为参照依据。 土化的关系问题就受到关注。时至今Et。人 上述两种意见针锋相对,似乎难以达成 们依然没有达成共识。对于英语国际化趋势 共识。争论的双方都有其道理。如果一味地 似乎没有人提出过多质疑,但对英语本土化 纵容本土化,势必会重复类似拉丁语的命运, 现象则褒贬不一。一部分人直接或间接地反 即一种语言最终分化成了多种不同的语言, 对本土化英语。例如Greenbaum(1985)指彼此之间不能沟通。为了避免这一后果,持 出,由于受母语干扰以及各自文化与环境的 这种看法的人就主张国际化英语只能遵守同 万方数据 国外外语教学(FL了’A)2003年第3期 · 7 · 一标准。例如,Quirk和Widdowson(1985:土化英语,覆盖在第一层面之上,体现所有英 6)主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