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2).pdf

发布:2017-06-07约6.47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当代教育论坛 2007年第3期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王瑞武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摘 要]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高等教育如何与世界一流大学展开竞争与合作已经成为高 等教育发展中的焦点问题,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是否能成功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 设和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深入分析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过程将有利于促使我国高等教育朝 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 国际化 本土化 我国市场经济建设 25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 发达国家先进教育模式的借鉴和本土化改造,是我国 济增长率连续 10年保持在9%以上,已经成为拉动世界 高等教育必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国内的实际情况看, 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随着中国全面加入世界贸易组 较高层次人才外流的现象比较突出,高科技领域信息 织,国内将会有更多行业实行对外开放,国外高等教育 获得方面的对外依赖过于强烈。在国际生物界有影响 进入中国内地办学已经被提上日程,中国高等教育将面 力的前300名学者中,其中有不少是华人科学家,可 临国内和国际双重的挑战,我国高等教育如何适应本国 是在他们中间几乎没有人回国来发展。 的经济发展和保持自身的优势已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 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管理体制改革可以说是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涵义 一所高校能否成为高水平大学的重要基础,国内高校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产物, 改革本质上是高校管理制度的改革:一是教师考核分 32 是每个国家必须面对的问题。高等教育国际化主要是 配制度的改革,二是学生培养管理制度的完善。国内 开展跨国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学生、教职员国际 高校中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集中在高等学校布局 交流,也可指 “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高等教育 不合理,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严重,各个学校之间教 交流与合作”。高等教育本身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结构体 师交流太少,学术气氛不浓。 系,它的发展要受到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程度已经达到 12%左右。 素的影响,高等教育国际化必定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 从上个世纪 8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为 1%,到 的基本规律,要结合本国实际情况来制定高等教育国 2001年为 11.4%,从 2%到 8%仅用了 10年时间,而 际化的长远规划。1998年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高教论 西方按照正常的发展速度用了20到 30年时间,我们 坛上校长陈佳洱强调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一个各国 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这就势必造成了 高等教育资源共享、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互动过 高等教育中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在国外高等教育大众 程”, “民族文化、地域特色、多样性与多重性是人类 化的涵义包括中等教育的大众化,而国内实际情况是 的宝贵财富,它们对科技和文化的创新和绚丽多彩的 中等教育完全被弱化了,失去了原有的作用,而高职、 进程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高专又收费太高,学生毕业以后完全靠自己找工作, 高等教育本土化是以本民族文化背景为基础,立 这些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社会需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