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的环境下大学生党建工作成效探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网络的环境下大学生党建工作成效探析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迅速发展,其对在校大学生的影响日益深入。本文通过对当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党建工作成效的描述和分析,肯定网络党建工作的成就,并就如何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网络党建工作效率提出几点建议,目的是借助现代网络平台,保持和发展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学生党组织在高校学生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促进网络环境下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实现现代化
[关键词]网络;党建工作;成效
一、研究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党建工作成效的意义
网络的发展和普及,对社会生活和生产的诸方面都有深刻的影响,它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实现了生产的高效率、高智能、以及社会活动、人际交往的跨时空、全球化和虚拟化。同时,它也促进了人类文化的融合与发展。纵向来说,它促进新的网络文化的产生,横向而言,它突破了地域限制,促进了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既然网络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那么,作为一个社会组织,中国共产党也不例外,也面临着网络的影响,尤其是正在茁壮成长的当代大学生,更是成为网络一代。正确认识与理解这一影响是做好当前大学生网络党建工作的前提条件。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取得的成绩
在九十年代晚期,网络技术被引入我国党建领域,使用网络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尝试始于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部分高校。随后,2000年7月1日,北京市委组织部开通了全国第一个组织工作专业网站;同年9月,南京市鼓楼区委在省、市委组织部的指导和支持下,创办了全国第一家由地方党委主办,涵盖组织、宣传、纪检、统战、党史、群团等整个党建工作,融党史文献与经典著作检索,党建理论探讨,基层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经验、先锋模范人物介绍于一体的专业党建综合网站。此后,一些当地党建网站、专业党建网络纷纷建立,各高校党组织也开始开展网上党建活动,全国各高校也先后在其主页上的融入相关党建的内容。到目前为止,网络党建在全国各大高校全面展开。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高校网络党建模式已基本形成。同时,网络环境下学生党建工作成绩斐然,具体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网络党建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深远的影响。在互联网上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党务知识竞赛,宣传党的理论;建立学生党员专用邮箱,在网上随时了解学生党员的思想动态;开通党员聊天群,随时解决学生党员的思想矛盾,帮助学生党员化解学习、生活和思想的困难等等,从而使网络成为广大学生党员不可缺少的重要精神家园。据笔者对新疆某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46.2%大学生认为网络可以提高高校党建主客体的党务知识素养;64.5%学生认为网络党建可以成为拓展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新阵地;其余的学生在调查结果中显示都或多或少的认为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党建工作,可以打造高校党建工作先进的技术平台,开辟了高校党组织密切联系党员的新渠道,而且也开拓党建工作的新视野等。
2、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网络党建工作团队。目前,网络党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为了适应网络党建的要求,部分高校设立了专业网络党建工作团队,该团队具有政治理论水平较高,熟悉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同时又能有效地掌握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特征,能熟练地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必要的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政府也及时响应了这一趋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文件出台后,各高校进一步结合学生党组织与学生接触密切、熟悉学生需求的特点,建立了一支学生党员为主体的专兼组合、多层次、全方位的网络党建工作者队伍。
3、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高校党建网站内容。丰富新颖的网站信息是吸引大学生“触网”的重要条件。网络不仅是人们沟通、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文化传播的载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服务性于一体的主体教育网站或网页,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高校党组织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引下,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打造年轻的学生们喜欢看到和听到“红色网站”,融入当代的主流颜色和主流声音,开展有效的网络党建工作;根据形势发展,及时开辟专题栏目,如开辟学习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的网页,让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最先进的理论,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开设网上创先争优党员示范岗,用具体的事实、鲜活的实例来展示优秀党员的风采,吸引、凝聚党外人士向党组织靠拢。
4、创新了网络党建工作方式和方法。利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新特征,把网络党建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创新到一个新的高度,以便更好地加强对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