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练习17防灾减灾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PAGE
8-
防灾减灾
基础性训练(共7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0小题,共50分)
2024年全国22个省份遭遇不同程度的洪涝灾难。上半年洪涝和地质灾难共造成全国1576.1万人次受灾,干脆经济损失423.5亿元。读图,完成1、2题。
1.有关中国洪水频度空间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中下游频度低 B.北方较南方频度高
C.东部较西部频度高 D.平原较山区频度低
2.为减轻洪灾造成的损失,可实行的工程措施是 ()
A.修建水库 B.植树种草
C.修筑梯田 D.平整土地
【解析】1选C,2选A。第1题,由图中可以看出中国洪水频度东部较西部频度高。第2题,防卫洪涝灾难的有效工程措施是修建水库。
【学问拓展】案例分析—淮河、黄河、长江的治理
(1)淮河的治理:上游建水库和蓄水工程;中游利用湖泊凹地蓄洪,加固干流的堤防;下游开拓入海河道,分流排泄洪水。
(2)黄河的治理:上游兴建水利枢纽蓄积洪水,中游植树造林削减水土流失,下游加固黄河大堤。
(3)长江的综合利用和治理:
自然灾难的防卫就是在灾难发生之前实行工程性或非工程性防卫措施,以防止或延迟灾难的发生,减轻灾难造成的危害。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属于非工程性防卫工作的是 ()
A.研制、放射地球资源卫星进行自然灾难的监控
B.退耕还林及打坝筑堤
C.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D.通过多种方式,分别对不同人群进行防灾减灾的学问教化和技能培训
4.下列防护林工程以保持水土为主要目的是 ()
A.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
B.沿海防护林体系
C.平原防护林体系
D.“三北”防护林体系
【解析】3选D,4选A。第3题,完善法律法规与灾难管理体系,进行减灾学问教化和技能培训是非工程性措施。第4题,沿海防护林体系主要是防台风、风暴潮;平原防护林体系是爱护农田;“三北”防护林体系的主要目的是防风固沙,削减风沙危害。
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宜宾市长宁县(28.34°N,104.90°E)发生6.0级地震。ICL(地震预警系统)提前61秒向成都预警,帮助许多距离震中较近的用户快速撤离至平安场所。下图“为宜宾市震中位置示意图以及ICL预警示意图
5.ICL系统预警地震的原理是 ()
A.电波的波速快于横波
B.横波的波速快于纵波
C.横波仅在固体中传播
D.纵波可在气体中传播
6.ICL系统预警地震属于防灾减灾手段中的 ()
A.灾难监测 B.灾难防卫
C.灾难救援与救助 D.灾后复原
【解析】5选A,6选A。第5题,依据所学学问地震波中的纵波传播速度快于横波,ICL系统预警地震依据纵波和横波到达地面的时间差;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但不是该系统预警地震的原理;纵波可在固态、液态、气态中传播,但不是系统预警地震的原理。第6题,依据材料ICL系统可以提前61秒向成都预警,帮助许多距离震中较近的用户快速撤离至平安场所,属于防灾手段中的灾难监测。
【补偿训练】
我国不同地区的灾难种类不同,因此救灾物品的储备要求因时、因地、因灾种而异。据此,回答(1)、(2)题。
(1)若某救灾物资储备基地的储备物资中,节水设施、救生器具以及净水剂等比重较大,则该基地最有可能在 ()
A.武汉B.太原C.西安D.昆明
(2)探生仪器、破拆工具、顶升设备、起重设备等多用于哪种灾难的储备 ()
A.地质灾难
B.海洋灾难
C.生物灾难
D.气象灾难
【解析】(1)选A,(2)选A。第(1)题,由题干可知,该地区的主要自然灾难是洪涝灾难,结合选项可知,该基地最有可能在武汉。第(2)题,探生仪器、破拆工具、顶升设备、起重设备等多用于地质灾难,如地震。
(2024·青岛高一检测)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图。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四地中,最易受到泥石流威逼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假如你和同学利用暑假到图示山区野营游玩,保障平安的做法是 ()
A.沿河谷向山上行进
B.遇雷雨在大树下躲避
C.选择河道弯曲或汇合处露营
D.选择地势高、较平坦处露营
【解析】7选A,8选D。第7题,泥石流多发生于地势陡峻、有丰富松散物质和短时间有大量水流的地区。由图中等高线可知,①处为沟谷地带,且地势起伏较大,易发生泥石流。第8题,由于图示地区地形坎坷,暑假期间发生洪涝和泥石流等灾难的可能性较大,故野营游玩时应避开河谷地带,遇雷雨时不要躲在大树底下,并要选择地势高且平坦的地方露营。
【补偿训练】
读等高线图(单位:m),回答(1)、(2)题。
(1)针对a处简单发生的地质灾难可修建的防卫工程是 ()
A.格栅坝 B.水库
C.梯田 D.堤坝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