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后习题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部编版)2020 年语文教科书 课后习题答案
部编三年级下册课后习题答案
第 1 课《古诗三首》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 要正确划分古诗的节奏 , 如:“迟日 / 江山/ 丽, 春风/ 花草 / 香。”韵脚要
读得响亮而稍长。如“竹外桃花三两枝 , 春江水暖鸭先知”的 韵脚是“ zhī ”, 朗读时韵脚要重
读;感受古诗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如朗读《三衢道中》时语速要平缓 , 语调要欢快些, 读出诗
人山行时的 愉悦心情 。
结合诗句的意思, 想象画面 , 说说三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
《绝句》 描写的是 春回大地 , 万物苏醒, 暖融融的太阳 , 将万里江山照耀得非常美丽; 春风
吹送着初放的百花和茵茵芳草发出的芳香。 冻土融化 , 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 , 衔泥筑巢, 日丽
沙暖, 鸳鸯在沙上静睡不动。
《惠崇春江晚景》描写的是 早春的清晨 , 诗人信步江畔。迷离的晨雾尚未散尽 , 令人仿佛
置身仙境。转过青青的竹林, 一株桃树闪入眼帘, 看那满树花苞, 已有两三枝绽放笑脸。 一阵“嘎
嘎”的欢叫传入耳中 , 循声望去 , 三两只鸭子迈着蹒跚的步子 , 游过水边的嫩苇丛, 在江水中自
在游弋。江水转暖了 , 河豚上市的时节也到了 !
《三衢道中》 描写的是 梅子泛黄 的时候, 正是雨季 , 却遇上天天晴朗的日子坐上小船 , 游到
了小溪的尽头。回程正好走山路 , 看到的是一路绿荫浓浓并不比以前看到的少 , 而绿荫深处传
来的声声黄鹂的啼鸣, 更增添了不少游兴。
第 2 课《燕子》
读一读 , 记一记 , 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这些词语都是 偏正式词语 , 前面的词修饰后面的词。形式是 : 形容词 +名词 。
壮丽的山河 崎岖的道路 明媚的春光 金灿灿的果实 俊俏的脸庞
找出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抄写下来。
(1) 二三月的春日里 , 轻风微微地吹拂 着??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2) 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 ??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3) 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一圈地荡漾开去。
第 3 课《荷花》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注意读好下面的词语。
“花瓣儿花骨朵儿莲蓬衣裳”这些词语中 , 前两个要注意 儿化音 的读法:“花瓣儿”读时要
1
(部编版)2020 年语文教科书 课后习题答案
去掉韵尾加卷舌动作 ; “花骨朵儿”读时直接加卷舌动作。后两个词要注意轻声的读法 : “莲
蓬”和“衣裳”这两个词中第二个字要读得又轻又短。
说说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
满池的荷花色彩明艳, 开得美丽多姿 , 而彩色的笔画出的画面也是色彩明丽的;荷花又是
活生生的真实景色 , 亲眼所见, 随风舞动 , 从这些地方体会到这一池荷花就像“一幅活的画” 。
画出课文中你觉得优美生动的语句。
(1) “荷叶挨挨挤挤的 , 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这句话运用了 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 形象
生动地描写了荷叶的茂盛和荷叶碧绿以及又大又圆的特点。
(2)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 冒 出来??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段话运用 排比
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荷花的形态美。
小练笔 : 仿照着写一种你喜欢的植物。
练笔指导(1) 按一定顺序写。 (2) 抓住特征描绘。 (3) 巧用修辞、想象。
我们一走进公园大门就闻到一阵阵的清香。放眼望去 , 婀娜多姿的秋菊已经开了不少, 有
红的、黄的、白的、粉的。在郁郁葱葱、密密层层的绿叶的陪衬下, 显得更加美丽动人。菊花
的姿态也各不相同 , 有的头碰头 , 像是在说悄悄话 ; 有的昂着头 , 像是在听人们的赞扬; 有的低
着头, 像是在沉思 ; 还有的面向太阳 , 像是在向太阳挥手。
第 5 课《守株待兔》
把课文读通顺 , 注意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 。
注意停顿 : 宋人 / 有耕者。田中 / 有株。兔走 / 触株 , 折颈/ 而死。 因/ 释其耒 / 而守株 , 冀/
复得兔。兔 / 不可复得 , 而/ 身为宋国笑。“因释其耒而守株”的停顿是“因 / 释其耒 / 而守株”。
借助注释读懂课文 , 说说那个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
那个农夫不好好劳动 , 幻想凭运气过好日子。 他把一个偶然发生的现象当成了一定会发生
的事情。最后他既没有得到兔子 , 又荒废了自己的田地 , 所以被宋国人笑话。
读读“阅读链接” , 和同学交流 : 故事中的坐车人错在哪里 ?
这个人行驶的方向错了 , 还固执己见, 不听朋友的劝告。
第 6 课《陶罐和铁罐》
说说陶罐和铁罐之间 发生了什么故事。
默读时 , 要做到 : 不出声读 , 不动嘴唇; 不用手指着读 ; 还要边读边思考。
铁罐自恃坚硬, 瞧不起陶罐 , 奚落、嘲笑陶罐。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