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和机遇应对控制程序【参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风险和机遇应对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建立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明确包括风险应对措施风险规避、风险降低和风险接受在内的作业要求,建立全面的风险和机遇管理措施和内部控制的建设,增强抗风险能力,并为在环境管理体系中纳入和应用这些措施及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提供操作指导。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在公司环境管理体系活动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方法及要求的控制提供操作依据。
3 职责
3.1 总经理/管理代表:负责风险管理所需资源的提供,包括人员资格、必要的培训、信息获取等。负责风险可接受准则方针的确定,并按制定的评审周期保持对风险和机遇管理的评审。
3.2 环安部:负责按本文件所要求的周期组织实施风险和机遇的评审,落实跟进风险和机遇评估中所采取措施的完成情况并跟进落实措施的有效性。
3.3 各单位:负责本部门的风险和机遇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并落实执行。
4 定义
4.1 风险 risk
不确定性的影响。
注1:影响是指偏离预期,可以是正面的或负面的。
注2:不确定性是一种对某个事件,甚至是局部的结果或可能性缺乏理解或知识的信息的状态。
注3:通常,风险表现为参考潜在事件(GB/T 23694—2013中的定义,4.5.1.3)和后果(GB/T 23694—2013中的定义,4.6.1.3)或两者组合。
注4:通常,风险以某个事件的后果组合(包括情况的变化)及其发生的有关可能性(GB/T 23694—2013中的定义,4.6.1.1)的词语来表述。
注5:“风险”一词有时仅在有负面结果的可能性时使用。
4.2 风险和机遇 risks and opportunities
潜在的有害影响(威胁)和潜在的有益影响(机会)。
4.3 风险评估
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4.4 风险规避
是风险应对的一种方法,是指通过有计划的变更来消除风险或风险发生的条件,保护目标免受风险的影响。风险规避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风险,我们所要规避的是风险可能给我们造成的损失。一是要降低损失发生的机率,这主要是采取事先控制措施;二是要降低损失程度,这主要包括事先控制、事后补救两个方面。
4.5 风险降低
通过采取措施以达到降低风险的效果。一般情况下,若采取的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所遭受的风险,应将采取措施的记录进行保留或者写入文件进行归档,以便后期重复发生时作为改善的依据。
4.6 风险接受
是指企业承担风险造成的损失。风险接受一般适用于那些造成损失较小、重复性较高的风险、最适合于自留的风险事件。
4.7 突发环境事件
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在瞬时或短时间内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质,致使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和土壤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对社会经济与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恶性事件。
5 作业内容
5.1 风险和机遇管理策划
建立并保持一个过程,以确定潜在的不良情况与提供服务,评估和评估相关的风险,控制这些风险和监测控制的有效性。这一风险管理过程包括以下内容:
风险分析
风险评价
风险控制
5.2 风险分析
公司风险和机遇与按《组织环境与相关方需求管理程序》识别的组织的环境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环境因素、合规义务、其他问题有关。环境因素、合规义务的风险评估。
5.3 风险评估
环安部组织相关部门对已识别的风险的严重度和发生频度进行评价,其评价的要求应依据本程序所规定的评价准则进行评价确认,风险的严重度和发生频度的确认用以确定风险系数,之后根据风险系数确定对风险应采取的措施。
5.3.1 风险的严重程度评价准则
风险严重度用于评价潜在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害程度,根据对潜在风险的评估量化,若潜在风险发生后,其会导致的各方面的影响以及危害程度,以下包括但不限于风险产生后会导致的危害:
法律法规、产品及客户要求;
风险发生时导致的人身伤害;
财产损失的多少;
是否会导致停工/停产;
对企业形象的损害程度。
注:在对风险进行严重程度判定时,推荐扩大分析风险所带来的危害层面,以便于更有效的对潜在的风险采取措施,以达到减少或部分消除风险乃至完全消除的目的。
为便于识别风险所带来的危害程度,对风险的严重程度进行区分,风险严重度分为以下五类:
非常严重
严重
较严重
一般
轻微
下表为依据定义的风险影响和影响程度的多少进行量化,在对风险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时,下表作为评价风险严重度的准则:
严重
程度 描述 严重
等级 法律法规、产品及其他要求 环境影响 人身伤害 财产损失(万元)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