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4_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训练含解析湘教版.docx
PAGE
5-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一、选择题
(2024·江西十校联考)读某区域地形图,完成第1—2题。
1.仅从自然条件考虑,图中四聚落中受泥石流威逼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四聚落中()
A.甲聚落位于河流交汇处,取水最便利,形成最早
B.乙聚落地势最高,洪涝灾难少,但发展缓慢
C.丙聚落在河流凹岸,水深易建码头,发展最快
D.丁聚落地形平坦,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慢
【解析】第1题,图中丙聚落,位于河谷地区,河流上游等高线密集,河流落差大,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大;甲、乙、丁三聚落所处河谷较为平坦,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小。第2题,丁聚落位于河流交汇处旁边,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水陆交通便利,最有利于城市的发展,形成最早、发展最快、规模最大。乙聚落位于河流上游,地势最高,水量小,洪涝灾难少;但受地形和交通的限制,发展缓慢。
【答案】1.C2.B
(2024·山东潍坊)读我国某地区交通干线(虚线)分布图,完成第3—4题。
3.由图可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A.沿山谷延长B.沿山脊延长
C.沿等高线延长 D.沿经纬线延长
4.下图中能反映图示地区交通线形态的是()
【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干脆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基本上沿图中河流的干流延长,而河流的干流处应为山谷。第4题,读图可推断出该地区为山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为马路。山区马路一般呈“之”字形,以减小工程量与施工难度,减小路面坡度。
【答案】3.A4.C
(2024·河北衡水中学)兴山县位于湖北省西部,大巴山余脉与巫山余脉交汇处。2015年8月9日,兴山县古夫镇至昭君桥的“水上马路”竣工通车。读图,完成第5题。
5.图中水上马路选线的主要缘由是()
A.避开侵占耕地 B.爱护坡地生态
C.连接图中村落 D.缩短线路长度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水上马路铺设于河面之上,沿河谷延长,有助于爱护坡地生态。
【答案】B
(2024·合肥模拟)我国L县县城东西长约8km,南北最宽处500m,最窄处不足100m。读L县城区及周边地区地形图,完成第6—7题。
6.该县城区形态呈条带状分布主要是因为()
A.山脊地带,地形较平坦
B.地势较高,气候较凉快
C.河谷地区,受地形限制
D.地势低平,交通较便利
7.对图中城区威逼最大的自然灾难是()
A.暴雨 B.泥石流
C.滑坡 D.洪涝
【解析】第6题,留意图中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城市沿山脊分布,此处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第7题,L县城区位于山脊地带,滑坡造成的威逼最大。
【答案】6.A7.C
(2024·湖北黄冈中学)如图为我国海拔在200~2100m的某山区植被分布图。读图,完成第8—9题。
8.该山区的地势最高点位于()
A.西南部 B.东南部
C.东北部 D.中部
9.在图中甲、乙两地之间修建一条马路,在①~④的备选方案中多数选择了②线路,其说明合理的是()
A.直线距离短,成本低
B.地势低缓,工程量小
C.峡谷地段,架桥便利
D.湿度较小,能见度好
【解析】第8题,依据垂直分异规律可知,该山区的植被中高山草甸海拔最高,而高山草甸分布于该山区的东北部。第9题,②线多经过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区,海拔最低,地势起伏最小,工程量最小。
【答案】8.C9.B
(2024·河北衡水大联考)下图是我国太行山脉东侧和西侧的交通和城市分布图。读图,完成第10—11题。
10.太行山脉以西城市的分布特点是()
A.沿黄河分布 B.沿铁路和河谷分布
C.沿山麓地带分布 D.沿冲积扇边界分布
11.太行山脉以东的两条铁路途中西侧一线的城市规模较大,其主要缘由不正确的是()
A.地势较高,不易受洪灾影响
B.沿大道,马路分布,形成较早
C.河流沿岸,水运便利
D.地形平坦,易于城市建设
【解析】第10题,由图可知,太行山脉以西的城市主要沿铁路和汾河河谷分布。第11题,太行山以东的两条铁路中西侧一线的城市规模较大,是因为这里地势较高,不易受洪水侵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发达,形成城市较早;有大道、马路等其他交通线通过,利于商业网点形成。
【答案】10.B11.C
二、综合题
12.(2024·山东济南)阅读图文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下图分别为我国某地区地形图及丹娘乡旁边河道景观图。
丹娘乡旁边河道景观图
(1)描述该地区地形地势特征,并推想其发展趋势。
(2)简述图中沙洲的形成缘由,说出影响沙洲中心沙山高度的地质作用。
(3)以该地区聚落和交通为例,简述地形对其的影响。
【解析】第(1)题,地形地势特征可以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