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第5章病人的安全与护士的职业防护(含答案).docx
《基础护理学》第5章病人的安全与护士的职业防护(含答案)
一、单选题
1.导致病人跌倒最常见的原因是()
A.步态不稳
B.视力障碍
C.药物不良反应
D.环境因素
答案:A。步态不稳是导致病人跌倒的最常见原因,视力障碍、药物不良反应、环境因素等也可引起跌倒,但相对步态不稳而言发生率稍低。
2.下列哪项不属于物理性损伤()
A.温度性损伤
B.压力性损伤
C.放射性损伤
D.化学性损伤
答案:D。化学性损伤不属于物理性损伤,物理性损伤包括温度性损伤、压力性损伤、放射性损伤等。
3.使用热水袋时,水温一般不超过()
A.40℃
B.50℃
C.60℃
D.70℃
答案:B。使用热水袋时,为防止烫伤,水温一般不超过50℃,尤其是对婴幼儿、老年人、昏迷、麻醉未清醒、末梢循环不良等病人。
4.下列关于锐器伤的预防措施,错误的是()
A.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B.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C.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D.针头可以回套针帽
答案:D。禁止将使用后的针头回套针帽,以免发生针刺伤,使用后的锐器应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可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5.病人因药物过敏而出现皮肤瘙痒、皮疹等症状,属于()
A.物理性损伤
B.化学性损伤
C.生物性损伤
D.心理性损伤
答案:B。药物属于化学物质,因药物过敏出现的皮肤瘙痒、皮疹等症状属于化学性损伤。
6.医院地面有积水时,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设置“小心滑倒”警示标识
B.用干拖把擦干
C.通知后勤人员处理
D.让病人绕行
答案:A。医院地面有积水时,首先应设置“小心滑倒”警示标识,以提醒行人注意安全,然后再进行擦干等后续处理。
7.护士在为病人进行操作时,被污染的针头刺伤,应立即()
A.挤出伤口血液
B.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冲洗伤口
C.用碘伏消毒伤口
D.以上都是
答案:D。护士被污染的针头刺伤后,应立即挤出伤口血液,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冲洗伤口,再用碘伏消毒伤口,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8.下列哪项不属于影响病人安全的因素()
A.病人的年龄
B.病人的意识状态
C.护士的操作技术
D.病房的温度和湿度
答案:D。病房的温度和湿度主要影响病人的舒适度,不属于影响病人安全的直接因素,病人的年龄、意识状态、护士的操作技术等都与病人安全密切相关。
9.为防止病人坠床,应采取的措施是()
A.使用床档
B.约束病人
C.加强巡视
D.以上都是
答案:A。使用床档是防止病人坠床的主要措施,约束病人一般在必要时使用,加强巡视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但不能直接防止病人坠床。
10.放射性损伤的防护原则不包括()
A.减少接触时间
B.增加与放射源的距离
C.屏蔽防护
D.增加照射剂量
答案:D。放射性损伤的防护原则是减少接触时间、增加与放射源的距离、屏蔽防护,而增加照射剂量会加重放射性损伤。
11.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坠床,造成头部受伤,属于()
A.一级医疗事故
B.二级医疗事故
C.三级医疗事故
D.不属于医疗事故
答案:D。病人在住院期间因自身原因等发生坠床造成头部受伤,若医护人员已尽到合理的防范和告知义务,不属于医疗事故。
12.下列哪种消毒剂对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有较好的杀灭作用()
A.乙醇
B.碘伏
C.含氯消毒剂
D.过氧化氢
答案:C。含氯消毒剂对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有较好的杀灭作用,乙醇、碘伏、过氧化氢等也有消毒作用,但对这些病毒的杀灭效果相对较弱。
13.护士在进行化疗药物配置时,应戴()
A.一次性口罩
B.外科口罩
C.N95口罩
D.防护面罩
答案:D。护士在进行化疗药物配置时,为防止化疗药物的气雾或飞沫对呼吸道和面部造成损伤,应戴防护面罩。
14.下列关于约束带的使用,错误的是()
A.约束带应固定牢固,防止病人挣脱
B.约束带的松紧以能伸入1~2指为宜
C.约束期间应每2小时松解一次
D.约束带可长期使用
答案:D。约束带不可长期使用,以免影响病人的血液循环和肢体功能,约束期间应每2小时松解一次,约束带应固定牢固,松紧以能伸入1~2指为宜。
15.病人在使用热水袋过程中,出现局部皮肤发红、疼痛,应()
A.继续使用
B.停止使用,局部涂凡士林
C.停止使用,局部冷敷
D.以上都不对
答案:B。病人使用热水袋过程中出现局部皮肤发红、疼痛,说明可能有轻度烫伤,应停止使用,局部涂凡士林以保护皮肤。
16.下列哪项不属于生物性损伤()
A.细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