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6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共32张PPT).ppt

发布:2017-04-21约字共3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的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 母亲!母亲! ; 闻一多(1899~1946)——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重人格”于一身的一生。;臧克家;臧克家简介;认识作者臧克家;检查预习;衰微   赫然  迭起  高标 锲而不舍  兀兀穷年  呕心沥血 潜心贯注  心凝神会  迥乎不同 一反既而  慷慨淋漓  气冲斗牛 无暇顾及  目不窥园  仰之弥高;目不窥园:;衰微:;初读课文;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2.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 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 3.由此来看,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是 怎样衔接起来的?有何作用?;1.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学者——闻一多;找一找,圈点勾画;1.“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2.“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睡得很少” 3.“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 “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的四壁”出自闻一多的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课文中引用“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 ; 请用简练的语言说一说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形象。;研读第二部分思考:;革命者——闻一多;; 是一个具有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的学者和革命家。;说和做;总结:  ;三本书 (学者);品读赏析 ; ②“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等。 ;;;3.这篇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交流点拨】语言生动形象,精练含蓄,富于音乐美。 ⑴生动形象不仅描写的语言是形象的,叙述和议论的语言也是形象的。例如“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本来是叙述语言,无非是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这就包含了比喻,既形象,含义也更丰富了。;⑵精练含蓄:比如一个“说”字,很普通,作者却赋予多种含义。 ⑶富于音乐美。①作者善于使用成语或仿成语结构,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等。这些词语的结构整齐,有节奏感。②作者惯于使用对句的形式,如一开头的“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就是对句,这些句子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