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ppt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师减负为什么失败?小学生为什么要退休?学生作业出现错误,教师罚抄一百遍,你怎么看?优秀生是因马拉松长跑而丧生的吗?教育的本质追求应该是什么?新课程的推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1999年正式启动,2000年7月至2001年2月,各研制组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课程标准初稿。我市于2004年全面进入新课程(一)、课改的简要介绍: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管理在尊重基本人性的前提下,帮助个人认识宇宙、地球、人类文化和人类经验,从而使每个个人尽可能成为拥有最丰富的文化资源、最广阔的精神自由的人。启发受教育者进行自我开发,“认识自己”,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结构。教育的功能01020304物化的教育----人本的教育社会主义劳动者全面和谐发展的人遵从统一思想健康心理有文化技术健全人格教育观念的转变什么是课程课改专家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偏重理工和智育重建新的课程结构课程结构的变化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倡导建构的学习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DCBA课改的核心目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E为了学生的一切1、课改的核心目标: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213学生个性主动活泼的发展尊重学生的需要和个性允许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4重点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体验能力的发展上2、课程功能的转变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01知识与技能02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情感过程与方法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背影、圆周、大队委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3、课程结构的变化国家课程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数学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外语艺术科学历史与社会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单一的分科的国家课程学校开发的课程???------三级课程管理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重要区别课程标准重视对某一学段学生所应达到的基本标准的刻画,同时对实施过程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而对实现目标的手段与过程,特别是知识的前后顺序,不做硬性规定。程标准着眼于未来国民素质01突破学科中心,为终身发展打基础03课程标准提出了多元评价建议????05纲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标准关注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02注重学生的学,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04课程标准为教材编写者、教师教学及学业评价留下了创造空间?06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重要区别评价的种类:01形成性评价(发展性评价):评价为了促其发展总结性评价(水平性评价):为了评定等级水平,如普通话考试02选拔性评价:为了甄别与淘汰034、评价的改变生观的改变不以成人的标准要求学生: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不仅有丰富系统的知识,还要有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允许有不同的发展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着重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321456(二)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改变语言智能01逻辑-数学智能02音乐智能03空间智能04身体-运动智能05个人内在智能06人际智能07自然观察08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从学生的经验出发,了解学生的现实状况、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学习的设计和指导、为学生发展而教010204032、新的教学原则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列夫。托尔斯泰)结合或创设情境进行教学01改变模式化教学方式进行个性化教学02改变教学方式,由重教转向重学生学习03由对知识和意识的灌输的关注转向对学生发展的关注04学习共同体中的学习者05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