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外新闻史》课程教学大纲.pdf

发布:2024-09-26约4.73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外新闻史》课程教学大纲--第1页

中外新闻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基本信息

适应对象:新闻学专业本科层次学生

课程代码:08E00111

学时分配:54学时

赋予学分:3

先修课程:中国近代史纲要

后续课程:新闻学概论、新闻写作、新闻评论、广播电视学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中外新闻史》是新闻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根据新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重点培养

学生正确的立场观点、良好的专业素质与合理的知识结构;课程以研究中外新闻事业产生,

发展与演变过程及其客观规律为主要内容。为了真正懂得和了解新闻事业,必须认真学习和

研究它的历史。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新闻传播和新闻事业的发展规律和未来走向,并

以此指导当今的新闻实践活动。尤其在对外开放,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新形势下,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更加明显。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了解和认识中外新闻事业发展的总体脉络和基本规律,了解和掌

握资产阶级新闻事业和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概况、特点和职能,了解和把握不同类型国家新

闻事业的变革、特点和走向,从而开阔视野、鉴古察今,并具备一定的分析、识别和研究能

力,为学好其它相关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内容与安排

第一章中国古代新闻传播

1、教学时数:4学时

2、教学目的与任务:了解中国早期报纸的产生发展及其性质,正确认识早期的报纸。

3、主要教学内容:

(一)中国报纸的起源

(二)早期报纸的性质及发行制度

(三)早期报纸的形式和内容

(四)十六世纪中叶,明王朝允许民间自设报房,在封建政府监督下发行京报。

(五)中国反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和统治的农民起义军多用揭贴、旗报和牌报。

第二章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

1、教学时数:4学时

2、教学目的与任务:通过外国人在中国办报的历史及其报纸的性质、内容的介绍,使学

生从历史教训中懂得国富民强的道理,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同时要学习和借鉴外国人办报

的宣传方式,为我所用。

3、主要教学内容:

(一)外国人在中国所办报刊基本情况

《中外新闻史》课程教学大纲--第1页

《中外新闻史》课程教学大纲--第2页

(二)报刊业务改革及早期通讯社的创办

第三章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办报活动

1、教学时数:4学时

2、教学目的与任务:了解资产阶级改良派办报活动及特点,学习王韬、梁启超的政论风

格。

3、主要教学内容:

(一)资产阶级改良派报刊的初创(1873-1894)

(二)资产阶级改良派报刊发展时期(1894-1898)

(三)资产阶级改良派后期的办报活动(1898-1907)

(四)梁启超的政论和改良派报刊的特点

第四章辛亥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1、教学时数:4学时

2、教学目的与任务:了解这一时期的办报活动的特点,吸取资产阶级革命派办报的经验

和教训,学习资产阶级诞生时期报人的英雄行为和自我牺牲精神。

3、主要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旧民主革命准备时期的宣传话动

(二)旧民主革命高涨时期的报刊

(三)辛亥革命后新闻事业从发展到幻灭

(四)民初的新闻记者和新闻学研究活动

第五章五四运动时期的新闻事业

1、教学时数:4学时

2、教学目的与任务:通过这章教学,使学生了解五四时期报刊的特点,学习早期共产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