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试验目的与基本要求.DOC

发布:2019-02-27约1.58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环境监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环境监测实验 课程总学时:40 课程总学分:2 实验学时:40 适用专业及年级:环境科学本科二年级学生 开设实验项目数: 5 本大纲主撰人:郑晓虹,许兢,吴春山 审稿人: 审定人: 实验目的与基本要求 1、实验目的 环境监测实验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实验课,其目的是使学生深化对环境监测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学习和掌握环境监测的一般方法和过程,学习和掌握环境监测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学习各种常用环境监测仪器的操作方法;在教学中渗透环境功能区的调查、国家标准及其应用等知识;通过空气质量监测和环境噪声监测的设计性实验使学生熟悉监测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观察分析、查阅文献、书面表达以及团结协作等能力,尤其是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基本要求 学习与巩固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环境监测常用分析方法及其操作技术;了解各类常用仪器的基本结构、测试原理,熟悉与掌握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误差分析方法、实验结果的处理与解释;熟悉环境监测的全过程,包括资料调研、方案设计、监测,了解监测报告的编写等。 二、实验项目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 学时 实验 要求 实验 类型 每组 人数 1 溶解氧的测定 开放实验室供复习与熟悉相关操作方法; ● 模拟水样的采取与溶解氧的固定; 碘量法测水中溶解氧; ● 计算溶解氧,误差分析。 5 必做 基础 2 2 地表水的现场检测 ● 开放实验室:检测前的准备; ● 现场采水; ● 现场测定地表水的温度、pH值、浊度与水中溶解氧; ● 根据结果分析水质。 5 必做 基础 4?5 3 污水检测—重铬酸钾法测化学需氧量 水样的采取与水样预处理; 掌握回流装置的安装并加热回流消解水样; 滴定与标定,根据结果分析水质。 6 必做 基础 2 土壤有效磷的测定 ● 土壤中有效磷的提取; ● 提取液的脱色; 绘制标准曲线及提取液的比色分析; 结果处理与分析。 5 选做 基础 2 4 校园空气质量监测 查阅文献资料与现场调查; 设计监测方案(学生确定2?3监测项目); 开放实验室; 校园空气质量监测; 数据处理; 写空气质量监测报告。 16 必做 综合 20人/大组, 2人/小组 6 校园环境噪声监测 ● 查阅资料与收集现场资料; 设计校园噪声监测方案; 开放实验室:监测前的准备; 校园环境噪声监测; 计算机作图软件处理噪声数据; 编写校园噪声监测报告。 8 必做 设计 20人/大组, 4?5人/设计小组 三、实验成绩考核办法 考核方式为平时实验成绩80%,笔试20%。平时实验成绩以A、B、C分级,其中操作(还包括整体表现如纪律性、整齐清洁、条理性)及结果70%、实验报告30%。 四、实验教材和参考书 实验教材:奚旦立,孙玉生,刘秀英.《环境监测》(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参考书: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分析监测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分析监测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3、俞林主编.《水质分析方法标准务实手册》.中国环境出版社,2002 4、现行的国家标准分析方法 五、主要使用的仪器设备 Orion AQ 2010便携式浊度计、JPB-607型便携式溶解氧分析仪、YSI model 55 便携式溶解氧测试仪、PHB型笔式pH计或pHs-25型精密pH计、电子天平(0.1 mg)、KC-6D便携式空气采样器(0?1 L/min)、721W可见光分光光度计、KC-120H(E)中流量TSP采样器(10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