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第2章.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际级规划教材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 西方经济学 只要教会鹦鹉说供给与需求,就能把它培养成经济学家。 ---卡莱尔(19世纪英国著名历史学家) 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 重点问题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假设条件和理论体系的框架 考察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微观分析的出发点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第二节 需求曲线 第三节 供给曲线 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第五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第六节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一、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个体经济单位 个体经济单位指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等。 分三个层次逐步深入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 1)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作为经济决策的主体都充满理性,所追求的经济目标体现着最优化原则; 2)完全信息 ; 3)零交易费用; 4)市场和企业制度给定,即经济组织给定; 5)技术变量外生; 6)产品可无限细分。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三 、对微观经济学的鸟瞰 第二节 需求曲线 一、需求函数 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影响因素:(1)商品价格;(2)收入水平;(3)相关商品价格(替代品与互补品);(4)消费者偏好;(5)价格预期) 需求函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价格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 公式表示:Qd =f(P) 其中,P为商品价格; Qd为商品的需求量 第二节 需求曲线 第二节 需求曲线 二、需求表和需求曲线 第三节 供给曲线 一、供给曲线 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影响因素:(1)商品价格;(2)生产成本(要素价格);(3)技术与管理水平;(4)相关商品的价格;(5)对未来的预期 ;(6)政府政策。 供给函数:假定其他因素均不发生变化,仅考虑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对其供给量的影响。 用公式表示:Qs=f(P) 式中,p为商品的价格;Qs为商品的供给量 第三节 供给曲线 二、供给表和供给曲线 第三节 供给曲线 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一、均衡的含义 均衡的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务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三、均衡价格的变动 1、需求曲线的移动 区分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仅由商品价格变化引起的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需求的变动:由价格外其它因素变化引起的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图形上的表现形式差异。 2、供给曲线的移动 区分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3、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1、需求的变动和需求曲线的移动 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2、供给的变动和供给曲线的移动 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3、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1)先分析需求变动的影响 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2)在分析供给变动的影响 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3)需求和供给同时发生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3)需求和供给同时发生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3)需求和供给同时发生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第五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一、弹性的一般含义 弹性: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的敏感程度。 弹性的一般公式: 弹性系数= 第五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含义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其公式为: 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 第五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三、需求的价格弹性:弧弹性 1.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计算 第五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三、需求的价格弹性:弧弹性 2.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五种类型 第五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四、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 1.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