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微观经济学.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生产者行为理论(生产论) 第一节 厂 商 厂商、企业或生产者,它是指能够做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 个人企业 厂商的三种形式 合伙企业 公司制企业(融资方式:债券和股票) 企业的性质:企业是对市场的替代 厂商的目标:利润最大化 第二节??生产函数 一、?生产函数 1.定义:表示生产中的投入量和产出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三、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1.Q=ALαKβ Q:产量 , L:劳动投入量 ,K:资本投入量。 A,α,β为参数,A0, 0α1, 0β1。 2.α+β1规模报酬递增; α+β=1规模报酬不变; α+β1规模报酬递减。 Q = 1.01 L K (美国农业) Q = 0.98 L K (美国制造业) 第三节?????短期生产函数 (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一、短期生产函数(Short run product function) Q = f (L,K)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1.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概念 1)TPL 劳动的总产量TPL 是指与一定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应的最大产量。 TP=Q=f(L,K)=27L+12L-L 2)APL 劳动的平均产量是总产量与所使用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之比。 APL =TPL/ L AP=27+12L-L 3)MPL 劳动的边际产量MPL是每改变单位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所引起的总产量的改变量。 MPL =ΔTPL/ΔL = dTPL/ dL MP=27+24L-3L 2.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 1)总产量曲线 2)平均产量曲线 是总产量曲线上每点的射线的斜率。 3)?边际产量曲线 是总产量曲线上每点的切线的斜率。 三、??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在一定技术条件下,一定的固定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基础上,连续增加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到一定数量后,其边际产量将出现递减变化的趋势,称为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四、TP、AP与MP之间的关系 1.TP与MP: MP0, L↑→TP↑ MP=0, TPmax MP0, L↑→TP↓ MPmax,TP处拐点。 2.MP与AP: MP AP, L↑→AP↑; MP= AP, Apmax; MP AP, L↑→AP? ; MP↘→APmax。 五、生产的三个阶段 1.生产的三个阶段 2.生产的合理区间 3.生产的弹性 EP=dQ/dL×L/Q =(dQ/dL)÷(Q/L) = MP/AP 二、等产量曲线(Isoproduct curve) 1.定义: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 Q=f(L,K)=Q0 2. 特征: 1)?从左上方向右下方斜倾。 2)在等产量曲线图中,任何两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 3) 向原点凸出。 4)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线表示产量?越大。 5)在等产量曲线图中,任何一点必然有一条等产量曲线通过它。 3. 等产量曲线图中的射线。 OQ为固定技术系数生产函数 三、边际技术替代率 (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 1.定义: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2.公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