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基于地形图的DEM数据采集与质量分析技术文档.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二 基于地形图的DEM数据采集与质量分析
1、实验内容
(1)地形图配准: 利用Georeferencing进行地形图配准。
(2)数据采集与编辑:利用Editor编辑器,ArcScan自动矢量化等方法和工具采集等高线、高程点、居民地、水系要素(湖泊、水库、河流面)等要素。
2、实验目的
(1)掌握影像配准(Georeferencing)工具进行地形图的地理配准技术。
(2)掌握ArcMap中进行矢量化方法。
3、实验步骤
3.1地图配准
(1)加载待校正地形图
打开ArcMap,点击Add Data按钮如图3-2所示:
图3-2 Add Data
在弹出的Add Data对话框中点击按钮,退回到Catalog根目录状态,如图3-3所示:
图3-3 退回到Catalog根目录
双击E→之前创建的文件(如欧阳红寅),如图3-4所示:
图3-4 E盘
找到自己名字命名文件夹(如欧阳红寅),双击展开到影像配准及数据采集文件夹,如图3-5所示:
图3-5 影像配准及数据采集
找到待校正影像文件夹,点击J48G024008.jpg文件,如图3-6所示:
图3-6 J48G024008.jpg
点击Add按钮将待校正影像添加到ArcMap中,如图3-7所示:
图3-7 待校正影像加载结果
(2)添加“Georeferencing“工具条
在工具栏如图3-8所示空白处右击,在弹出的工具条中选择Georeferencing,弹出如图3-9所示Georeferencing工具条。
图3-8右击空白处
图3-9 Georeferencing工具条
(3)去除自动校正功能
把自动校正勾掉:在Georeferencing的下拉菜单中将Auto Adjust的复选框的勾去掉,具体位置见图3-10所示 :
图3-10 自动校正位置
(4)添加控制点
在配准中我们需要知道一些特殊点的坐标。通过读图,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控件点―公里网格的交点,我们可以从图中均匀的取几个点。一般在实际中,这些点应该能够均匀分布。
在“Georeferencing”工具栏上,点击“添加控制点add control point”按钮,图3-11所示:
图3-11 添加控制点
使用该工具在扫描图上精确到找一个控制点点击,然后鼠标右击输入该点实际的坐标位置,如下图3-12所示:
图3-12 添加控制点
用相同的方法,在影像上增加多个控制点(大于7个),输入它们的实际坐标。点击“影像配准”工具栏上的“查看链接表”按钮,如图3-13所示。
图3-13链接表按钮
检查控制点的残差和RMS,删除残差特别大的控制点并重新选取控制点。转换方式设定为“二次多项式”,如图3-14所示:
图3-14 检查控制点残差
注意:通过Save按钮可以保存控制点,通过Load按钮可以加载控制点。
(5)影像校正
选取好控制点后,点击Georeferencing→Transformation→Adjust对影像进行校正。如图3-15所示:
图3-15 影像校正
(6)结果输出
点击Georeferencing的下拉菜单中Recify,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在Resample Type的下拉菜单中选择Bilinear Interpolation(for continuous data)、Name修改为校正后.img,再点击Save即可(具体设置见图3-16);
图3-16结果输出设置
(7)添加投影
在ArcMap加载“校正后.img”地形图,打开Toolbox工具箱,并选择DataManagementTools→Projections and Transformations→Define Projection,如图3-17所示:
图3-17 投影工具
双击Define Projection工具,在弹出的对话框中Input Dataset or Feature Class的下拉框中选择就“校正后.img”,然后点击Coordiante System后面的按钮,如图3-18所示。
图3-18 Define Projection
在弹出的Spatial Properties对话框中点击Select,如图3-19所示:
图3-19 Select
在弹出的Browser for Coordinate System中双击Projected Coordiante Systems,如图3-20所示:
图3-20 投影坐标
双击后选择Gauss Kruger→xXian 1980→Xian 1980 3 Degree GK Zone 34.prj并点击Add添加投影信息,如图3-21所示。
图3-21 添加投影
3.2数据采集
(1)加载校正后地形图
按照加载待校正地形图相同方法将“校正后”地形图加载到ArcMap中,加载后如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