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经济学基础-第十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授课-河北工大-宋建林.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 财政政策目标以及经济政策的影响 二、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和影响 财政政策: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第二节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 五、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 (1)IS曲线陡,财政政策效果大 画在一个图上 财政政策效果总结 财政政策效果大小取决于挤出效应的大小,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d 和 r 的大小,因为 i = e - dr 。 如果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r大幅上升,而且d值又大,那么挤出效应就会很大,财政政策效果就小; 在古典主义极端情况下, ⊿r→∞,或者d →∞,就会造成完全挤出的情况,此时财政政策效果为零。 如果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r上升幅度较小,而此时d值又小,那么挤出效应就会比较小,财政政策效果就大; 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r上升幅度⊿r=0,或者d=0,那么挤出效应为零,财政政策效果达到最大。 第三节 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货币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 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1)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货币政策的效果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不显著。厂商悲观,即使央行放松银根,投资者也不愿增加贷款,银行不肯轻易借贷。尤其是遇到流动性陷阱时,货币政策效果很有限。 第四节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 如果既想增加收入,又不使利率变动, 可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相混合的办法。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 Ⅰ:经济萧条不太严重,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紧缩性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 某宏观经济模型( 单位:亿元 ) : c = 200 + 0.8y i= 300 - 5r L =0.2y - 5r m = 300 * 第一节 财政政策目标以及经济政策的影响 第二节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 第三节 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第四节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1 充分就业 广义上指一切生产要素(包含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 2 价格稳定 价格总水平的稳定。 3 持续均衡增长 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 4 平衡国际收支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α + e + g –β t + β tr 1 - β y = d 1 - β - r IS 曲线: hr k y = + m k LM 曲线: 二、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和影响 一、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 国家财政 政府收入 政府支出 转移支付 政府购买 公 债 税 收 二、自动稳定与斟酌使用 ? 自动稳定器 Automatic stabilizers: 财政工具本身具有一种自动调节经济、减少经济波动的机制。在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萧条时自动增加需求。 (1)税收自动变化 (2)转移支付自动变化 (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调节经济波动的第一道防线,适用于轻微经济波动。 衰退 - 产出↓- 个人收入↓,税率不变,税收会自动↓可支配收入会减少得少一些,消费需求下降的少一些,从而使衰退得以减轻。 累进所得税,衰退使得收入自动进入较低纳税档次,税收下降幅度超过收入下降幅度。 衰退 - 失业↑- 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开支↑ - 抑制可支配收入的减少- 抑制消费需求下降 - 减轻衰退。 衰退,收入↓ -对农产品的需求↓ -农产品价格有下降要求,但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维持的支持价格可使农民收入和消费维持在一定水平上,抑制消费需求下降,减轻衰退。 政府审时度势,斟酌使用,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具体应用:逆经济风向而行。 扩张性财政政策:萧条时,总需求总供给,存在失业。 政府增加支出、减税等措施,刺激需求。 紧缩性财政政策:繁荣时,总需求总供给,存在通货膨胀。 政府减少开支、增税等措施,抑制需求。 相机抉择时要注意: 时滞 不确定性 挤出效应 预算赤字:政府支出收入(的差额)。 三、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 预算盈余:政府收入支出(的余额)。 功能财政: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需要赤字就赤字,需要盈余就盈余。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的具体体现。 凯恩斯主义思想。 年度平衡预算思想: 衰退时,收入减少,税收减少,赤字,为了减少赤字,要么减少政府开支要么增加税收,加深衰退,平衡财政预算。 凯恩斯功能财政思想: 衰退时,收入减少,失业增加,为了实现充分就业,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开支或者减税,加大赤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