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策略探究.doc

发布:2017-06-07约2.75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策略探究   摘 要: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走进了学校教育,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信息技术是小学教学的基础课和工具课,学生通过学习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拓宽视野,了解更多的新兴科技,还可以提升获取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因此,教师要重视信息技术教学。具体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教师不仅要在课前做好备课工作,还要深入研究课堂管理方法,不断改进教法,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备课;学习兴趣;实践操作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8-018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8.123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和互联网逐渐走进了各行各业,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成为了学校教育的一大利器,同时也成为了一门独立学科。作为21世纪的主人翁,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但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现状并不乐观,由于教学理念和方法的陈旧,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情况很严重,影响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效率呢? 一、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实现有效备课 无论任何一门学科,课前的准备工作都很重要,小学信息技术也不例外。课前,教师应做好全面准备,包括检查设备、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法多个步骤,从而实现有效备课。这样,教师在上课时才能得心应手 (一)检查设备 信息技术的学习是在电脑机房进行的,需要用到计算机,若上课时计算机出现故障,就会影响课堂教学进程,浪费课堂教学时间。因此,教师在课前一定要对机房中的机器进行一个全面的检查,以确保机器正常、网络畅通、软件无异常 (二)钻研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教师一定要深入研究教材,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具体来说,不仅要从整体出发,把握好教材,还要进行局部分析,明确教学的重难点,从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三)了解学生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不仅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也应该是我们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属点。一个班级往往有几十名学生,他们的计算机水平、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不可能相同,教师必须对学生这些差异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四)研究教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而采取的各种方式方法的总称,其是否恰当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必须重视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有很多,如讲授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师要在对学生和教材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后,根据教学需要来合理选用。需要注意的是,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发生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当课前确定的教学方法不适用时,教师就要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以尽可能地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二、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催化剂,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通过恰当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信息技术的学习中去 (一)组织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表现欲强,大都具备争强好胜的心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特点,组织一些竞赛活动,就一定能引发学生的好胜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有关指法练习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记住键盘,我以小组形式组织了打字比赛。通过小组竞赛,学生的好胜心被激发出来了,他们纷纷投入到了打字练习中,久而久之就记住了键盘 (二)巧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天性爱玩,对游戏的抵抗力较小。计算机自带着很多游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运用这些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轻松愉快地掌握新技能。如在讲解鼠标操作时,如果仅孤立地让学生练习单击、双击、拖动和移动四种操作,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可利用计算机自带的“纸牌”游戏来帮助学生练习,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会高涨,学习效果也会好很多。需要注意的是,游戏的选择一定要慎重,不仅要和教学?热菹喙兀?适合学生,还要强调趣味性,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 三、发挥教学管理软件的强大功能,管理好课堂 教学管理软件是信息技术教学中必可不少的管理课堂的利器,其功能强大,有助于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来说,教学管理软件的功能有很多,下面笔者简单谈两种常用到的功能 (一)黑屏肃静 信息技术课上,学生的兴致往往较高,不易管理,且课堂秩序容易陷入混乱。对此,师可使用“黑屏肃静”的功能。当“黑屏肃静”这四个大字出现在学生的电脑屏幕上的时候,他们会很自然地停止小动作,认真听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